当北狄铁骑兵临城下,顾楚生做出了一个让全城哗然的决定——开城投降。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将卫国将领卫韫捆绑送至敌军面前,任由其受辱。
这一刻,他背上了“叛国”的骂名,却在众人唾弃的目光中沉默不语。
![]()
不少人最初给顾楚生贴上的标签是“假深情”。 他曾与楚瑜有过青梅竹马的情分,却在考中状元后转身娶了宁国公的女儿王小姐。
重生后的剧情中,他一边对楚瑜频频示好,甚至在楚瑜的择婿宴上放话“我今日非要强求”,另一边却又曾效力于害死卫家满门的赵玥,甚至对楚瑜动过杀心。
![]()
但若说他完全虚情假意,却又显得有失公允。 楚瑜被人嘲讽时,是他主动上前维护;官至高位后,他再未娶妻,每年还会去原配夫人坟前祭奠。
他的情感中有真实的成分,只是这份感情永远排在他的野心和算计之后。
顾楚生真正令人胆寒的,是他深入骨髓的隐忍与狠劲。 出身官宦世家却遭遇家族变故,被贬至边境的他,早已学会将尊严深藏。
当他成为宁国公女婿后,面对的是冬天不给炭、夏天不给冰的刻意羞辱,连上门回话都只能站着,成为同僚们的笑柄。
![]()
但顾楚生偏偏能笑着忍受这一切,回家后却拼命练刀,私下悄悄联络旧部,把所有的羞辱都当成翻身的磨刀石。
宁国公将他送入大牢,妻子宁婉为此悬梁自尽,他出狱后却没有立即报复,而是选择投靠太子,借助新势力慢慢布局。
直到看着宁家被抄家,他才冷冷说出那句:“卫家一百三十七口,宁家一百零四口,还差三十三口。 ”这种能将仇恨深埋心底、步步为营的狠劲,远比单纯的薄情更加可怕。
![]()
顾楚生对“大义”的诠释同样令人心惊。 北狄入侵时开城投降的决定,让他背负了叛国称臣的争议。 在忠君与保民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在个人名誉与万家灯火之间,他放弃了前者。
他不是没有别的办法,而是刻意选择了最极端、最伤尊严的方式。 他将自己也当成棋子,下一盘以天下为赌局的大棋。
他清楚这样的选择会招致天下人唾骂,但为了最终的胜利,一切都可以忍受。
![]()
然而他忽略了,这种将个人名誉和他人安危都视为筹码的“大义”,背后藏着最为冷酷的算计。
他想为楚瑜争取一个太平盛世,却从未问过楚瑜是否需要这样的“成全”。
在情感的角逐中,顾楚生的偏执暴露无遗。 当卫韫公开向楚瑜表白,两人终成眷属时,明明知道楚瑜早已放下过去,顾楚生却仍试图从卫韫身边夺回她。
![]()
他以为自己权倾朝野就能挽回一切,却忘了当初是自己亲手推开楚瑜,更是自己选择将权力置于感情之上。
他赢得了江山,成为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却输得一败涂地——身边没有亲人,没有爱人,只能在深夜里对着两辈子的记忆独自承受煎熬。
从某个角度观察,顾楚生并非天生的恶人。 他的狠辣与极端,一部分源于宁国公的羞辱,另一部分则出自对权力的执念。
他深信只要忍受所有苦难、掌握足够的权力,就能弥补一切遗憾。 然而他并不明白,有些东西一旦错过就再也回不来,有些伤害一旦造成便无法愈合。
在《山河枕》的众生相中,顾楚生无疑是最复杂、最矛盾,也最引人深思的角色。 他从一个为情所困、为权所缚的薄情郎,最终蜕变为为国为民、甘负骂名的守护者。
卫韫和楚瑜最终收获了圆满,而顾楚生只能站在权力的顶峰孤独终老。
这个角色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不是因为他的深情或薄情,而是因为他让我们看到:一个人如果将输赢看得太重,把执念当作信仰,最终只会变成自己曾经最厌恶的模样,亲手摧毁所有珍贵的东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