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海省总工会制定下发实施方案,在全省组织开展为期5年的劳模工匠人才助企益企“百千万行动”,每年组织不少于100场“百千万行动”,组织不少于1000人次劳模工匠人才进企业开展技术帮扶、技能培训、“师带徒”等活动,为500家企业解决不少于1000个现场技术问题,帮助不少于5000人次企业职工提升技能水平。
青海将组建百余个技术服务队,依托全省千名劳模工匠人才资源,助力企业提升数万人次职工技能水平。同时,聚焦中小企业在“专精特新”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深入企业一线“把脉问诊”,着力破解企业技术瓶颈与发展难题,将人才优势直接转化为服务企业、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
青海省总工会积极协调省委人才办将“大国工匠青海行”活动纳入人才论坛常设项目,建立大国工匠青海行长效机制。根据全省产业高端技术需求,争取全总支持,每年选派6-10名大国工匠深入企业车间班组,通过技术帮扶、技能培训、“师带徒”和受聘工匠学院客座教授等多种形式,破解企业生产技术瓶颈和理论难点。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青”字号品牌,形成“助力一家、带动一片”的辐射机制。
同时,青海打造“省-市(州)-企业”三级劳模工匠人才助企益企工作体系,形成联动工作机制,由青海省总工会牵头,联合工信厅,协调教育、科技、国资、人社等相关部门共同形成推进合力,精准实施助企益企活动。
据悉,青海省总工会建立由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的劳模工匠、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高技能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及团队成员组成的人才数据库。同时,建立企业技术需求数据库,立足青海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定位,以特色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及中小企业为重点,收集整理企业技术攻关、技术合作、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服务项目的需求信息,并引导企业入驻“职工之家”APP-“助企行”版块,上传相应需求。
青海依托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平台,由工作室领衔人牵头,建立劳模工匠工作室联盟,改变各级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单打独斗、孤军奋战”的状况。根据同业帮扶、跨业牵线、多业组团的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跨区域、跨行业技术帮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效应。
在活动中,青海组织技术服务团队深入产业园区、中小企业和面临转型升级的传统企业,“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工艺、设备运维等方面的具体技术难题。发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作用,针对产业链上的共性工艺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推广“名师带徒”制度,签订“师带徒”协议,将工匠人才的绝技绝活、先进操作法直接传授给企业青年职工,助力其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邢生祥)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