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呼吸科临床诊疗中,肺气肿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类型,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对患者肺功能的损伤具有不可逆性。成都中医哮喘医院呼吸科姚宏胤主任,凭借数十年呼吸疾病诊疗与教学经验,从现代医学病理机制与中医脏腑关联角度,系统拆解肺气肿的形成过程,帮助大众更清晰地理解这一疾病的 “源头”—— 唯有明确成因,才能更好地做好预防与病情控制。
![]()
吸烟是首要致病因素。烟草有害物质进入肺泡后,会破坏肺泡上皮细胞屏障功能,还会失衡“弹性蛋白酶-抗弹性蛋白酶系统”,导致肺泡弹性纤维过度分解,出现扩张融合,长期吸烟者患病风险是不吸烟者的8-10倍。
空气污染与职业暴露不容忽视。雾霾、工业废气、厨房油烟等污染物,及煤矿、化工等行业的粉尘、化学物质,会深入气道引发慢性炎症,逐步破坏气道黏膜和肺泡结构。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加速因素。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的气道急性炎症,若每年发作≥3次且连续≥2年,会导致气道黏膜纤维化、管腔变窄,肺泡内压力升高,加重弹性纤维破坏。
遗传因素占比1%-2%,以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为典型,患者肺内弹性蛋白酶过度活跃,多40岁前发病。
中医认为与肺脾肾虚损相关:肺气虚致宣降失常,脾气虚生痰湿阻肺,肾气虚纳气不足,三脏失调加重肺损伤。
姚宏胤主任强调,肺气肿是外界刺激与内在因素叠加的结果,核心是肺组织损伤超修复能力。理解这一形成机制,不仅能帮助大众避开 “吸烟、长期污染暴露” 等高危行为,更能提醒有家族遗传史、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人群,尽早做好肺功能监测 —— 对于肺气肿而言,“早预防、早发现” 远比 “晚治疗” 更有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