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科创中国@上海杨浦2025年成果交流活动”上,复旦大学院士工作站正式授牌成立。
该工作站将聚焦人工智能赋能的化学动力学研究,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科研的新变革,为上海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注入新动能。目前,全区已建成39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形成了覆盖创意设计、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的创新矩阵。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活动现场,复旦大学金亚秋院士围绕“未来信息产业前沿:空天电磁信息智能感知的研究与应用”作主旨演讲,分享了该领域的前沿动态与研究成果。金亚秋介绍了团队在新型雷达系统、微波视觉人工智能等领域所取得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其中,高轨雷达系统达成了对运动目标的长时间持续观测;微波视觉技术通过对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将目标识别时间由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这些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彰显出显著优势。
近年来,杨浦通过构建以技术券商为核心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已设立12家特色样板间,完成219项技术交易,总成交额近10亿元。杨浦区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王鋆介绍,今年重点推进的概念验证技术券商模式,有效打通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关键环节,系统推动了高校原创技术的产业化评估与转化。
![]()
专题分享环节,上海技术交易所发布了《上海杨浦区域技术要素分析及重点产业图谱报告》。报告从技术要素多维度展开分析,通过对海量数据的细致梳理和深度挖掘,清晰勾勒出杨浦区域技术要素的现状与特征。其中,重点产业图谱部分聚焦在线新经济、绿色低碳等杨浦区具有发展潜力和战略意义的产业,从创新链和产业链结合角度,分析产业链上的关键节点和薄弱环节,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过去五年是上海技术交易所体系化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构建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技术交易生态,在平台搭建、模式创新、资源整合等多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围绕杨浦区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上海技术交易所创新推出微短剧交易专板、绿色低碳产业专板等一系列特色服务平台,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上海技术交易所总裁颜明峰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技术券商服务体系,助力杨浦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项目路演环节,六个科技创新项目依次亮相,充分彰显了杨浦科技创新的蓬勃生机。济声科技所推出的ai手语大模型,凭借高精度动捕与3d数字人翻译技术,达成了全球多语言手语的实时互译;华东师范大学的漂浮植物生物制造项目,创新性地运用浮苔的特殊性能,突破了传统农业生产在空间与资源方面的限制;上海大学的木质纤维素制乙醇项目开创性地实现了商业化应用,为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此外,上海立宝医疗的埃洛石止血敷料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呈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苏州创翊观大数据的全球高端人才挖掘解决方案为企业与区域引进人才提供了智能化支撑,上海喜啦科技的企业智能数据分析平台则有力地协助企业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以及运营优化。
活动由杨浦区科学技术协会、上海技术交易所、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联合主办。
文字 | 毛信慧
图片 | 毛信慧
编辑 | 熊乙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
![]()
![]()
![]()
![]()
上观号作者:上海杨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