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遇到肛门隐隐作痛、坠胀不适时,总习惯性归为 “上火” 或 “小痔疮”,想着扛几天就好了。但这种 “硬扛” 可能给身体埋隐患 ——肛门持续不适 + 疼痛感,大概率是肛周脓肿发出的预警,这可不是普通小问题,拖得越久,治疗起来越麻烦,还得多遭罪。
简而言之,肛周脓肿乃是肛门周围软组织遭受细菌侵袭,进而诱发炎症,待炎症发展至一定阶段,致使组织化脓,最终形成的“炎性脓包”。它和脸上、身上长的普通疖肿不一样,位置特殊且容易扩散,没法靠喝水、降火自行痊愈,早发现、早干预才是关键。
![]()
这些异常信号,提示肛周脓肿可能找上门
疼得坐不住、走不了 —— 持续胀痛或跳痛:这是最明显的信号,不是偶尔刺痛一下就消失,而是从早到晚都有不适感。坐着时肛门受压会加重疼痛,走路时摩擦也会让疼感升级,严重时夜里会疼得翻来覆去睡不着,炎症越重,疼痛感越剧烈。
肛门旁摸得到硬块,还发烫发红:用手轻轻触碰肛门周围,能摸到明显的硬块,一碰就疼。硬块周围的皮肤颜色会比正常部位深,摸起来还有点温热感,随着病情发展,硬块会慢慢变大,红肿范围也会逐渐扩散。
总觉得肛门 “堵得慌”—— 频繁坠胀想排便:会反复出现肛门下坠感,就像有东西卡在那里,频繁想去厕所,但每次都排不出多少,甚至排便时还会牵扯着肛门疼,这种坠胀感不会因为排便后减轻。
没感冒没发炎,却低烧乏力:当脓肿的炎症比较严重时,身体会发出 “警报”:比如持续低烧(体温大概在 37.5-38.5℃)、浑身没力气、不想吃东西。这表明感染已蔓延至全身,情况刻不容缓。此刻,绝对不能再有丝毫拖延,需立刻采取措施应对,以免病情恶化。
硬块变软,甚至流脓:如果之前摸到的硬块慢慢变软,或者自行破溃流出脓液,说明脓肿已经完全形成。这时候必须立刻就医,不然脓液会扩散到更深的组织,引发更严重的感染。
![]()
这些习惯,容易诱发肛周脓肿
长时间坐着不挪窝:不管是上班坐办公室、下班瘫沙发,还是长途坐车,肛门周围一直被压迫,空气不流通、血液流得慢,细菌容易扎堆滋生。
总吃辛辣油腻、重口味食物:顿顿火锅、烧烤,或者经常吃油炸食品、辛辣小菜,容易刺激肛门周围的黏膜,让它变得脆弱,细菌一侵袭就容易发炎。
大便后清洁不到位:用硬纸反复擦拭,或者没擦干净,残留的污物会带着细菌,反复刺激肛门周围皮肤,时间久了就可能引发炎症。
身体抵抗力变差:经常熬夜、过度劳累、压力大,会让身体的 “防御能力” 下降,原本不会致病的细菌也会趁虚而入,诱发肛周脓肿。
![]()
发现信号后,这么做才对
第一时间找医生,绝对不能自己瞎处理
切不可心存“挤掉脓包便万事大吉”之念!有些问题表象的处理并非终结,若不根治,隐患犹存,切不可掉以轻心。自己用手挤,只会让脓液扩散,感染范围变大,严重时可能引发全身感染;也别随便买药膏涂抹,很多药膏不仅治不好,还会掩盖症状,让病情悄悄加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调整日常习惯,帮身体恢复
久坐党必看:每坐 1 小时就站起来走 5 分钟,伸个懒腰、喝口水,让肛门透透气;
饮食改一改:多吃青菜、苹果、香蕉等蔬菜水果,每天喝够 1.5-2 升水,保持大便通畅,少吃辛辣、油炸、烧烤类食物;
清洁有讲究:大便后别用硬纸反复擦,用温水轻轻洗一洗,擦干后保持干燥,减少细菌残留;
别熬夜晚睡:每天保证 7-8 小时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帮身体提高抵抗力,更好地对抗感染。
![]()
若仅偶发轻微的肛门不适,或许是饮食失当或短暂刺激所致。此种情况,无需过度忧心焦虑,适当调整多可缓解。但只要出现 2 种以上上述信号,且持续 3 天没好转,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肛周脓肿早期治疗很简单,一旦拖成肛瘘,不仅治疗周期变长,还得承受更多痛苦。莫对身体发出的“小提醒”视而不见。尽早检查、及时治疗,如此方能减少病痛折磨,让生活更为省心惬意,切不可掉以轻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