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65年买下伯克希尔·哈撒韦这家纺织厂开始,巴菲特写了整整六十年的股东信。这习惯比他持有可口可乐的时间还长,比他与芒格的友谊晚不了几年。如今,这位身家近1500亿美元的九旬老人,在感恩节前的最后一封信里说:“伟大并不来自巨额财富。”这话从他笔下流出,像一位老船长卸任前,把罗盘交给后辈时说的:风浪要来了,指南针比黄金值钱。
![]()
一、2.7万亿现金:一种“非典型”沉默
2025年三季报显示,伯克希尔账上躺着3816.7亿美元现金,折合人民币约2.7万亿
。这个数字什么概念?它超过了泰国一年的GDP,足够买下整个越南股市三分之一的市值。更关键的是,这笔钱不是躺在活期账户里睡觉——超过3000亿买了短期美国国债,占美国国库券市场近5%。也就是说,巴菲特成了美国财政部的超级债主。
但反常的是,伯克希尔已连续九个季度不回购自家股票,连续十二个季度净卖出其他公司股票。2024年二季度,他单季减持苹果4亿股,把持仓砍掉了七成。那时候苹果股价185美元,到2025年10月涨到了270美元,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有人算过,这笔“踏空”让巴菲特少赚了500亿美元。市场的嘲笑声还没落地,他又在2025年7月到8月,从美国银行累计套现62亿美元,彻底清仓了富国银行、美国合众银行。
这不是简单的“恐高”。2025年,美股七巨头总市值突破20万亿美元,占整个市场34%。作为对比,2000年纳斯达克泡沫顶峰时,科技股占比才6%。英伟达的市值超过了日本全年GDP,苹果的市值比英国GDP还高。当所有人都沉浸在“某种叙事”带来的狂欢里,巴菲特的选择是:关掉交易软件,数现金。
他怕什么?表面看,是怕美元信用松动。2025年美元指数从109跌到98,相关部门停摆创纪录地超过30天,财政赤字像滚雪球。但更深层的焦虑,或许来自他2001年股东大会上的那句老话:“金融公司的风险从财报难以察觉,等问题暴露时为时已晚。”
当年他清仓房地美,就是因为看不懂它承担风险的方式。今天他对苹果和美国银行的撤退,同理。
二、错失与得到的算术题
市场上不少声音说巴菲特“老了”。段永平曾公开问:“从AI的回答看美股泡沫并不大,不理解巴菲特的操作。”
这问题问到了关键——当我们用线性思维预测技术革命时,巴菲特在用周期思维计算风险溢价。
他放弃的500亿美元潜在收益,换来的是3816亿美元的安全垫。这笔钱在2020年疫情前是1370亿,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是443亿。历史数据显示,每次伯克希尔现金储备飙升到阶段性高点,接下来的18个月里,美股总会出现至少15%的回调。这不是巧合,而是巴菲特用六十年时间验证的“现金氧气理论”:别人贪婪时我恐惧,不是为了道德优越感,而是为了在所有人窒息时有口气喘。
2025年前三季度,伯克希尔运营利润大涨33.65%,达到134.85亿美元。保险业务承保利润增长超200%,铁路、能源板块稳健盈利。这说明什么?说明老爷子在“守”。他不再追求每年20%的复合增长率,而是确保在任何极端情况下,公司都能活下去,且活得不错。
这种转变背后,是伯克希尔即将迎来的权力交接。格雷格·阿贝尔将在年底接过CEO职位,巴菲特明确表示会保留相当规模的A类股,直到股东对新团队的信任“达到过去对我和芒格的程度”。这3816亿现金,既是给阿贝尔的“登基红包”,也是一张必须谨慎使用的“军令状”。
三、“人生远不止金钱”的潜台词
信中巴菲特说,自己人生的“下半场”比“上半场”更好。这话听起来像退休老干部的客气,但结合他最近的动作,弦外有音。
从2025年起,他将加快向子女基金会捐赠财富。这不是简单的遗产分配——他要求子女必须将至少90%的捐赠用于解决“那些政府和市场都无暇顾及的问题”。这话很微妙。过去四十年,美国政府减税、市场逐利,留下了教育鸿沟、基础设施老化、社区解体等“公地悲剧”。巴菲特的捐赠,某种程度上是对“美国模式”缺陷的私人修补。
他写道:“当你在帮助他人时,就是在帮助整个世界。”这句话的英文原版更直白:Helping others is helping the world。在感恩节这个时间点发表,像是在回应美国社会的撕裂。2025年,从关税战到联邦停摆,从科技巨头垄断到基层治理失灵,美国社会的共识基础正在松动。一个身家千亿的老人,用财富的重新分配,表达对系统性困境的回应。
这种回应也体现在他的投资观里。他不再追逐“改变世界”的科技股,反而重仓日本五大商社。这些商社不直接代表日本经济,而是全球化供应链的“活化石”——业务横跨农业、矿产、电信,稳健得像百年来的季风。巴菲特看中的,是它们在乱世中的“反脆弱”能力。
四、预测:当现金成为最危险的资产
巴菲特的“最后一课”,给市场留下了三个悬念。
第一,美股调整何时来?历史经验显示,当伯克希尔现金占比超过总资产35%时,市场通常在未来12-18个月进入熊市。2025年三季报,这个比例是38%。更关键的是,当前美股七巨头的估值,完全建立在“某种叙事”的永续增长假设上。一旦叙事降温,资金流向改变,34%的市值占比会让指数崩塌得比2000年更惨烈。
第二,美元资产还安全吗?伯克希尔把80%的现金押注美国国债,本质上是赌美国财政信用不会短期崩盘。但2025年相关部门停摆、赤字失控、美元指数下跌0%,这些信号表明,美元霸权的底层逻辑正在松动。巴菲特的现金,可能从“安全垫”变成“温水池”。
第三,继任者如何破局?格雷格·阿贝尔面临的考验,不是维持每年15%的回报率,而是在泡沫破裂时,用3816亿美元现金拯救伯克希尔的品牌价值。KBW投行已罕见下调伯克希尔评级,理由是“信息披露不足,投资者可能因巴菲特离开而却步”。这提醒我们:个人崇拜塑造的企业价值,终究要回归制度本质。
尾声
巴菲特的信最后说:“伟大并不来自巨额财富、巨大的曝光度或者巨大的权力。”这句话像一把钥匙,解开了2.7万亿现金的谜题。这位在资本市场里游弋八十年的老鱼,最后选择上岸,不是因为水域干涸,而是因为他看清了:真正的护城河,不在财报里,不在K线中,而在人们对价值最朴素的信仰里。
现金是氧气,但只有能呼吸的人才需要它。伯克希尔这3816亿现金,等的不只是一个熊市,而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那个时代里,“帮助整个世界”比“拥有整个世界”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 《3816亿美元!伯克希尔现金储备再创新高,巴菲特将不再撰写致股东信》,腾讯新闻,2025年11月2日
: 《巴菲特囤2.7万亿现金、抛70%苹果!股神嗅到了什么危机?》,网易,2025年11月7日
: 《3816亿美元!伯克希尔现金储备再创新高,巴菲特将...》,腾讯网,2025年11月2日
: 《3817亿美元!伯克希尔现金储备再创新高!巴菲特为何囤这么...》,新浪财经,2025年11月3日 : 《巴菲特3816亿现金:不是闲置,是周期预判下的“攻防布局”》,腾讯新闻,2025年11月2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