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这座城最近有点“分裂”——一边是人口突破888万大关,一边是老城区商场接连调整。这出“人口增长与城区活力”的悬疑剧背后,藏着怎样的城市生存法则?
人口篇:外来天团撑起半边天
![]()
泉州的人口成绩单相当亮眼:888.3万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占比超七成。但仔细看数据会发现,本地人生娃意愿持续走低,德化县八年出生人口暴跌超60%。说白了,泉州的人口增长全靠“外来天团”撑场——打工人用脚投票,硬是把这座城市投成了人口赢家。
商场篇:零售业的冰与火之歌
2024年的泉州商圈堪称现实版“幸存者游戏”:营业15年的永辉超市泉秀店黯然离场,全国连锁超市集体进入优化模式。但另一边,本土选手却活得相当滋润:
永相逢超市靠着“薄利多销+24小时营业”的组合拳,成为社区团宠
中闽百汇涂门店更神奇,哪怕老顾客都搬去城东、东海了,周末还特意跨区回来购物,上演真实版“距离不是问题”
城市规划篇:古城的瘦身与新城的美容
古城区的烦恼很凡尔赛:人太多,得“瘦身”。规划部门忙着给古城减负,结果商场老板们发现熟客都搬去了洛江、东海。这些新城就像开了美颜滤镜——品牌房企扎堆,商品房拔地而起,万达等商业巨头闻风而动。
更绝的是交通变革:“市区15分钟上高速”让传统客运站很受伤。经营30年的泉州新车站今年谢幕,日客流从巅峰期的790万人次跌到区区200人。这年头,私家车、动车、网约车把“市区”概念彻底重新定义。
泉州式成长的烦恼
表面看是商场关门,实则是城市升级的必经之路:
1. 消费观念剧变:年轻人不婚不育,连德化县砸31万补贴生三孩都效果有限
2. 运营成本碾压:店租、人工压得传统商场喘不过气
3. 电商降维打击:手机点点,商品到家,谁还天天逛超市?
说到底,泉州正在经历从“一座城”到“一个生活圈”的蜕变。就像浦西万达,2012年开业时还被说偏,现在已成新地标。城市的活力从来不会消失,它只是在转移和升级——下一个黄金十年,或许就藏在今天看似“分裂”的格局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