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一个公开场合抛出一番言论:如果台海地区发生军事冲突,这种情况“可能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并暗示日本“可能考虑行使集体自卫权”。
要知道,“存亡危机事态”在日本国内安保法律中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敏感词汇,直接关联到武力使用的可能性。
![]()
高市的这番话,毫不意外地被中方解读为对中国内政最核心、最敏感的台湾问题的公然干涉,甚至带有为潜在军事介入铺路的挑衅意味。
11月8日。中国驻名古屋总领事薛剑,在其个人X平台(原推特)账号上,用日语发表了一段措辞极为犀利的评论:“擅自伸过来的肮脏脑袋,只能毫不犹豫地砍掉。”
这样充满画面感和决绝态度的民间谚语式表达,并强调“别无选择”,瞬间刺破了日本舆论场表面的平静。
![]()
“斩首式警告”日本媒体迅速给薛剑总领事的言论贴上了这个极具冲击力的标签。一时间,从右翼媒体到主流报刊,批评和抗议的声音如潮水般涌来,薛剑总领事瞬间陷入了日本舆论的“围攻”之中。
然而,这场外交风波并未停留在中日双边层面,一个关键角色的介入,让事态陡然升级,更具全局性和象征意义。
美国驻日本大使拉姆·伊曼纽尔(格拉斯) 迅速跳了出来,高调“声援”日本。他公开指责薛剑总领事的言论是对日本首相和日本人民的“威胁”,俨然一副“老大哥”为“小兄弟”主持公道的姿态。
![]()
![]()
连美国驻日大使都亲自下场,这清晰地表明,事件已经超越了中日之间具体言论争执的范畴,演变为一场带有明显美日同盟背景、针对中国外交官的联合施压行动。
有分析指出,伊曼纽尔的介入,不排除是在配合高市早苗的强硬对华姿态,试图在外交和舆论上对中国形成“合围”之势。
焦点自然聚集到薛剑总领事本人身上。
![]()
他并非初出茅庐的外交新人,而是中国外交系统内一位经验丰富、尤其熟知对日事务的官员。
而以其过往经历和专业背景,选择使用如此直白、甚至在外交辞令中堪称“激烈”的语言,绝不可能是个人情绪失控下的偶然行为,更像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极具针对性的“信号释放”。
其对象,显然首先是日本国内那些企图在台湾问题上不断试探、甚至妄想突破红线的政治势力。
![]()
选择用日语在X平台发声,本身就是精准投向日本社会内部的“一枚炸弹”,意在用对方最能理解的方式,发出最严厉、最不容误解的警示。
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以超强硬对强硬”的策略,旨在打破日方某些人“中方只会抗议、不敢实质反制”的幻想。
随着日本国内,特别是部分右翼势力的鼓噪持续升温,一种可能性开始被频繁讨论:日方是否会采取进一步行动,例如宣布薛剑总领事为“不受欢迎的人”,从而将其驱逐出境?
![]()
这无疑将是极其严重的一步,等同于单方面实质性降级外交关系。
一旦走到这一步,就如同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引发的连锁反应将难以预料。
中方早已有言在先,对于任何损害中国主权和尊严的行为,必将采取坚决措施予以回应。若薛剑总领事真的被驱逐,几乎可以确定,中方必然会依据外交对等原则,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
![]()
届时,哪位日本驻华外交官会成为对等回应的目标,中日关系将滑向何种深渊,都将是摆在桌面上的严峻现实。
说句实话,高市早苗首相的言论,实际上是近年来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以及其紧紧追随美国印太战略、试图主动介入台海事务的必然产物。
而将台海事务与自身“存亡”挂钩,是一种危险的话语建构,其目的是为未来可能的军事冒险寻找法理和舆论借口。
![]()
薛剑总领事的强硬回应,虽然形式上看是“进攻性”的,但本质上是一种“防御性反击”,是针对日方率先进行的危险试探所发出的明确“刹车”信号。
而美国驻日大使的迅速介入,恰恰暴露了美国在亚太地区扮演的角色。它并非其所自我标榜的“地区稳定者”,而是麻烦的制造者和矛盾的放大器。
伊曼纽尔大使的言行,完美诠释了何为“拉偏架”和“煽风点火”。其目的,无非是进一步离间中日关系,强化日本对美国的战略依赖,从而巩固其主导的同盟体系,服务于遏制中国的总体战略。
![]()
这种“唯恐天下不乱”的做法,才是地区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美国的身影出现在这样一场中日外交风波中,几乎成了一个标准配置,这本身不就很能说明问题吗?
再者,对于薛剑总领事言论引发的所谓“争议”,我们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在国际交往中,尤其是在涉及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语言的力度往往与利益的重大程度成正比。
当对方已经开始讨论“集体自卫权”和“存亡危机”这种指向战争边缘的词汇时,如果还仅仅用“深表遗憾”、“严正关切”这类程式化语言,不仅无法有效传递立场,反而可能被误读为软弱。
![]()
薛剑总领事使用的比喻,虽然刺耳,但其核心信息是清晰且不可篡改的:在台湾这个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问题上,任何外部势力的干预企图,都将面临坚决和彻底的粉碎。
这种表达方式,或许打破了某些人对中国外交“永远温和”的刻板印象,但这正是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维护国家利益所必需的“斗争艺术”的一部分。
有观点认为,这种强硬言论可能会激化矛盾,不利于对话。
![]()
这种担心有其合理性,但可能低估了当前局势的复杂性。当一方已经摆出咄咄逼人的进攻姿态时,一味强调“对话”有时会被视为可欺。必要的、划出清晰红线的威慑,恰恰是为了避免误判,防止局势滑向真正的冲突。
底线划得越清楚,冒险者才会越谨慎。从这个角度看,薛剑总领事的“别无选择”,道出的正是一种在对方不断挑战底线下的无奈与决绝。
![]()
总而言之,这场由高市早苗“涉台”言论引发的外交风波,实则是亚太地区大国战略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一次公开爆发,让人们看到了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危险倾向,以及美国一如既往的地缘政治操弄,和中国在维护核心利益上日益坚定的决心和意志。
薛剑总领事是否会被驱逐,尚是未知数,但中方“若被驱逐,必对等回应”的立场原则是明确和坚定的。
![]()
这场风波最终以何种方式收场,将是对未来中日关系走向、乃至更广阔范围内大国互动模式的一次重要考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