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关系:老了才明白,夫妻最后都是“各过各的”这才是真智慧!
李秀莲和王建国结婚四十年了。年轻时,他们是厂里有名的“黏糊夫妻”,上班一起骑车,下班一个厨房忙活,连工资都放同一个铁盒里。邻居都说:“瞧这两口子,好得跟一个人似的。”
可谁能想到,去年女儿给老两口报了老年旅游团,七天行程愣是吵了五架。为啥?王建国要看古迹,李秀莲要逛集市;王建国顿顿要吃面条,李秀莲偏想尝海鲜。最后一天在古城墙上,王建国憋出一句:“跟你旅游比上班还累!”
![]()
这话像盆冷水,把两人都浇懵了。
回家后,李秀莲搬进了客房。女儿急得直跳脚:“妈,爸就那脾气,您忍忍不行吗?”李秀莲叠着衣服轻声说:“忍了四十年了,再忍下去,我怕走在他前头。”
转折发生在上个月。王建国晨练时摔了一跤,右腿打了石膏。那些天,李秀莲天天熬骨头汤,却把汤往桌上一放就回自己屋。王建国捧着碗发呆——从前他要是受伤,老伴肯定一口一口喂他。
第三天晚上,王建国拄着拐杖敲客房的门:“秀莲,咱们谈谈。”
灯下,两个白发老人第一次把话说开。
“我不是不想陪你逛集市,”王建国说,“可每回你说‘随便’,真提了建议你又不同意。”
李秀莲眼圈红了:“你从来不等我把话说完。那天在城墙下,我其实想说你找的碑刻就在集市尽头。”
他们发现,这四十年里,王建国不知道李秀莲偷偷学了好几年国画,李秀莲也不知道王建国收藏了整整一柜子奇石。他们都以为朝夕相处就是亲密,却从来没走进过对方真正的世界。
![]()
王建国腿好后,家里悄悄变了样。
客厅书架分了两层,上层是他的历史地理,下层是她的花鸟画谱。阳台一分为二,左边她的花草,右边他的石头。早饭还是一起吃,然后各自出门——他去老年大学讲石刻艺术,她约画友写生。
女儿回来看见父亲对着块石头自言自语,母亲戴着老花镜临摹《富春山居图》,忧心忡忡地问:“你俩这是分家了?”
李秀莲笑了:“傻孩子,我们现在这样才好。”
真有那么好吗?考验说来就来。
![]()
今年春天,李秀莲的画要参加市里展览,偏巧王建国的老战友组团回乡。若是从前,李秀莲肯定放弃展览张罗饭菜,王建国也会推掉聚会陪她布展——然后相互埋怨一整年。
这次,王建国清早把降压药分装好塞进老伴包里:“晚上庆功宴,我订了桂香居。”李秀莲给他烫平衬衫:“少喝点酒,给你备了醒酒茶。”
那天傍晚,王建国在战友饭局上展示妻子获奖的牡丹图,李秀莲在庆功宴上接到丈夫视频:“老张他们夸你有才呢!”满桌画友都笑他俩“老来俏”。
现在他们常对年轻夫妻说:“别学我们从前,筷子放不对都要吵三天。两口子就像树与藤,都往一处缠,谁也长不好。”
昨夜下雨,李秀莲赶着收画具,扭头看见王建国举着伞等在巷口。他挽住她,伞往她那边斜:“慢点走,你的画可比我的石头怕淋。”
巷子很长,他们的影子时而分开,时而重叠。
![]()
原来最好的相守,不是变成一个人,而是成为两棵并肩的树。根紧紧抓着同一片泥土,枝叶却各自伸向天空。当风雨来临,我们相互依偎;晴空万里时,又各自享受阳光。这份懂得,往往要走很远的路才能明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