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2日讯 不是在教室的书声琅琅中,而是在丰收的菜地里,一堂特殊的“劳动教育实践课”让阳信一学校的学生们真正懂得了“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内涵。
菜地里,热火朝天。老师们率先示范,讲解并演示收割蔬菜的正确方法。学生们有模有样地边学边做,从理论到实践,亲历从整地、施肥到收获的完整农耕流程。昔日安静的菜园,瞬间变成了一片生动的“农忙”景象。看着自己亲手收获的累累硕果,同学们脸上洋溢起幸福而自豪的笑容。
“我特别喜欢这里,因为在这里可以让我放松心情,把我们上课学习的压力给缓解掉。”学生刘俊豪在劳作中找到了心灵的放松。而同学郝思雅则有了更深的感悟:“蔬菜基地让我们感受到了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我们要珍爱粮食,不能浪费粮食。” 这堂走出课本的实践课,将珍惜粮食的品德教育具象化,深深植入孩子们心中。
据了解,此类劳动教育社会实践课已在该学校实现常态化开展。学校董事长郝玉友表示,此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当中“找着快乐,也找着粒粒皆辛苦”,最终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成果。这不仅是校园生活的丰富,更是学校全面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重要举措。
“把他们带出来,可以拓展他们的视野,减轻他们的压力,同时通过那个学、做,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潜力。”教师豆晓明认为,劳动实践对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闪电新闻记者 吕敏 通讯员 冯清 滨州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