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的一则消息,再次揭露了德国政府的真实面目,这个曾长期以自由贸易旗手自居的国家,如今却试图对华“下黑手”。
![]()
《金融时报》指出,德国总理默茨公开宣称,计划提高对中国钢材的进口关税,给出的理由是,为国内陷入困境的钢铁行业提供保护。
对此,英媒忍不住评价道,这与默茨在野时反对欧盟对华加征关税的立场形成了强烈反差,堪称180度的转变。
有意思的是,默茨本人也承认,如今倾向贸易保护主义的立场,确实与德国长期以来奉行的、被视为“正确”的自由贸易原则并不相符。
但默茨却给自己找了所谓的“借口”,声称今日已经不同往昔了,德国必须优先采取措施守护本国市场与本土制造商的利益。
无非就是竞争不过,便想靠关税壁垒给自己的产业 “护短”。
另外,默茨还认同欧盟委员会提出的“提高钢铁进口关税、缩减免税配额”提案。
![]()
以及,他也表态支持对“未采用欧盟同等二氧化碳排放标准”的国家进口商品加征税费。
默茨对欧盟保护主义提案的认可,估计是想借“欧盟层面的政策”为德国的单边保护行为找背书,既想缓解国内钢铁行业的压力,又不愿单独承担“背离自由贸易”的舆论指责。
但这些保护主义计划,很大程度上都是在针对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
值得一提都是,压垮德国钢铁业的主要原因,其实是美国的关税政策。
要知道,美国此前对欧盟商品加征了高关税,其中,德国钢铁行业受到了50%关税的冲击,进一步重创了德国经济。
另外,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等国加税后,大量原本流向美国的廉价钢材涌入欧盟市场,进一步挤压德国企业的生存空间。
但保护主义的“药方”,未必能治好德国经济的“病”,反而可能引发新的副作用。
而且,如果因为美国的关税冲击,德国将矛头对准中国这个重要贸易伙伴,试图用 “牺牲中国利益” 换取可能的短期喘息,也着实讽刺和无理。
![]()
另外,德国汽车、机械设备制造等行业高度依赖钢铁零部件,加征关税会直接推高生产成本。
此前,德国经济已停滞三年,汽车等支柱产业本就面临美国关税和中国产品竞争的双重挤压,若钢铁成本再上涨,可能进一步削弱其国际竞争力。
不过,据报道,有德国政府官员“自信”认为,成本上涨是“可控”的。
只能说,过去默克尔时期通过频繁访华,深化中德经贸合作,为德国企业争取到了广阔的合作空间。
但如今的德国政府却试图开历史倒车。
值得一提的是,默茨的对华加税主张,可能让本就紧张的德中关系雪上加霜。
此前德国外长的一系列操作已经损耗了中德之间的信任,如今又想对中国钢材加税,无疑会加剧双边分歧。
![]()
事实上,中国钢铁企业正在加速市场多元化,同时加大高端钢材研发以突破国际壁垒 ,德国的关税政策,最终可能 “伤不到中国,却困住自己”。
总之,中方一直强调,中国的发展给欧洲带来的是机遇而非风险。保护主义保护的是落后,失去的是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