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媒体近期抛出观点,声称由于中国在武器市场开展所谓的“低价倾销”行为,致使中国的歼-10系列战机抢占了原本属于俄罗斯的市场份额,进而导致俄罗斯武器出口出现下滑态势。
他们还特别强调,苏-57战机在未来对于俄罗斯航空工业的生死存亡起着关键作用,并且认为中国是俄罗斯在武器出口领域面临的最大威胁。
![]()
客观来讲,中国在武器市场上的发展,确实给俄罗斯的生意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在俄罗斯武器出口公司成立25周年这一重要节点,其CEO谢尔盖·切梅佐夫回顾了过去25年里公司取得的2300亿美元的出口成绩,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俄罗斯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与评论,然而他们却将俄罗斯武器出口严重下滑的原因简单归结于中国,甚至无端指责中国进行低价倾销。
实际上,俄罗斯至今仍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之中,面对如今自身在武器出口领域的衰落,显得颇为无奈。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替代了俄罗斯的部分传统市场,但这绝非是因为低价倾销。俄罗斯主战装备的出口品类较为丰富,主要包括战斗机、常规潜艇、防空系统以及坦克装甲车等,其中战斗机在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
![]()
切梅佐夫提到,在过去25年期间,俄罗斯武器出口总额超过 2300 多亿美元,这一数字听起来颇为可观。
其中,苏-30 战斗机、S-300防空系统以及基洛级常规潜艇堪称俄罗斯武器出口的“黄金产品”。然而,时过境迁,如今这三样产品已经逐渐显现出颓势。
虽然新一代的苏-35、苏-57战斗机,S-400甚至S-500防空系统已经开始崭露头角,被寄予挑起俄罗斯军工出口大梁的厚望,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乐观。
就拿这2300多亿美元的出口总额来说,若将其分摊到25年,平均每年还不到100亿美元,从国际武器出口市场的整体规模来看,这并非是一个特别庞大的数字。
![]()
在战斗机领域,中国正在逐步形成俄罗斯难以企及的优势。例如,俄罗斯目前难以拿出像歼-10C这样先进程度的产品。从价格方面考量,如果将武器、备用部件以及售后服务等费用全部计算在内,歼-10C的价格已经接近1亿美元,与俄罗斯目前的拳头产品苏-35S相差无几。
但需要明确的是,苏-35是一款双发重型战斗机,仅从材料使用量来看,就比歼-10C多出不少。若按照相对价格来比较,歼-10C的价格实际上是高于苏-35的。
而且,由于中国产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实际利润率反而高于俄罗斯的战斗机。由此可见,中国军机能够打入俄罗斯的传统军贸市场,除了政治因素外,产品性能过硬、性价比高是根本原因。
此外,俄乌冲突的爆发对俄罗斯在政治层面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也间接波及到了其武器出口业务。回顾过去25年俄罗斯战机能够大量出口的原因,中国和印度这两大客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如今,中国已经不再采购俄罗斯的整机产品,失去了中国这一大份额的客户,俄罗斯很难通过其他途径来弥补这一损失。印度对俄罗斯战机也颇有怨言,目前已经开始采购法国的阵风战斗机,这无疑会进一步蚕食俄罗斯战机在印度市场的份额。
![]()
俄罗斯媒体宣称苏-57事关俄罗斯航空工业的生死,这一说法听起来颇为严重,但实际上未来五代机市场大概率会呈现“3+1”的格局。
其中“3”指的是美国的F-35、中国的歼-35以及俄罗斯的苏-57;“1”则是指准五代机韩国的KF-21。至于土耳其的可汗战机,以及欧洲、英国和日本等国联合研发的五代机项目,由于种种原因,基本可以不予考虑。
从产品性能角度来看,苏-57很难与中国的歼-35和美国的F-35相抗衡。尽管阿尔及利亚成为了苏-57的首个海外用户,但采购数量极为有限。实际上,苏-57最大的潜在客户可能是印度,但即便印度最终决定购买,对于俄罗斯而言,也仅仅只能维持其基本产能,其市场前景并不乐观。
![]()
除了战机之外,俄罗斯的S-400、S-500防空系统以及常规潜艇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不过,俄罗斯还有一类传统优势产品,即攻击核潜艇。如果俄罗斯决定出口攻击核潜艇,印度很可能会成为其潜在的巨大客户。
而且,从实际需求和技术互补性等方面考虑,中国也有可能会引进一些。但俄罗斯是否会放开这一具有明显优势领域的出口,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