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两栖爬行类康复笼舍环境要求
(一)两栖类笼舍要求
两栖动物既能在水里生存,又能在陆地生存,要根据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布置适合的生活环境。两栖类的康复笼舍以活动适宜为好,不必过大。笼舍的材料以木板、玻璃、水泥、泥土等非金属材料为宜,因为金属材料特别是锌、铜、铅等对两栖动物皮肤有伤害,易发生中毒。另外,笼舍内应布置一些山石、树皮、苔藓等模拟自然环境,增强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笼舍内不要有尖锐、突出的物品,避免划伤动物。环境内可以加灯光和紫外灯,使环境温度保持在22℃~28℃,湿度保持在70%~80%。尽可能在环境中营造不同温度、湿度的空间,供动物自主选择。
1
蛙类
蛙类大多数有隐藏自己的习性,因此蛙类的康复笼箱内需垫厚10~30cm的细质沙土,再放置一些空心木、大块的树皮或加一些有小洞的石头,人为创造一个接近野生的自然环境。对于水栖类的蛙类,笼箱内2/3~3/4为水面,其余为陆地,而对于陆栖为主的蟾蜍属蛙类饲养环境中水面与陆地比例正好相反。水面可以放些漂浮的水生植物,水陆间有斜坡或垫石相连。对于有吸盘的蛙类如树蛙、雨蛙,它们不喜欢直立休息,因此笼箱中需放置一些树枝,树枝上放一些平台,以利于它们平卧休息。
![]()
蟾蜍笼箱环境
2
蝾螈类
蝾螈类属于水栖类的两栖动物,大部分时间在水中活动栖息,有时爬上岸边或湿润的石缝处栖息。由于这类动物体型较小,一般在水族箱或玻璃缸中可以饲养,在笼箱中设置一些高出水面的山石,铺上一些苔藓,水深一般10~15cm即可。环境温度保持在17℃~22℃,最低不要低于10℃,但应保持水质清洁,以防霉菌感染。
![]()
蝾螈类笼箱环境
3
大鲵
在两栖动物中,大鲵的生活环境和习性较为特殊。大鲵的饲养池或笼箱须空间足够大,长度为体长的1.5倍以上,水深不低于0.5m,最好1m以上。饲养池或笼箱内设有假山石或洞穴作为隐蔽场所,以供大鲵使用。水质必须清洁,水温恒定保持在20℃~25℃,这样能够保证大鲵正常的新陈代谢。
![]()
大鲵笼箱环境
![]()
大鲵笼箱
(二)爬行类笼舍要求
根据爬行动物的种类和生活需要,康复笼舍要为动物提供足够的空间用于活动和捕食,并提供合适的区域来藏匿和晒太阳。必须给爬行动物定期提供清洁的淡水,每天清洗水盆,保持水盆的清洁。一些爬行动物(如避役类)需要饮用雾水,它们不能饮用静态的水,应该安装喷淋装置,满足这类动物的生活需求。笼舍内应该提供多样的环境条件,控制营造类似于野外的环境条件,如提供多点梯度的温度、湿度、光照及通风的栖息环境,供不同动物自己选择。每日要核对一次温度、湿度,防止可能出现的问题。
根据动物的不同尺寸,设置不同大小的水族箱、玻璃容器。这不但适用于大多数物种的饲养康复,而且便于控制温度、湿度,营造小环境。笼舍装置的安全性是饲养康复的基本需求,一定做好防护,以免伤害到笼舍中的动物。笼舍的内壁和顶部必须无粗糙的表面和棱角。
选择合适的材料对所有爬行动物的长期健康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笼舍内的垫材必须无毒无味,如雪松类的材料不推荐使用。这类材料含有挥发性油剂,它会杀死许多无脊椎动物并诱发大多数爬行动物的呼吸系统问题。黏土也不推荐作垫材,因为它是非常强的脱水材料,不但会诱发呼吸系统问题,还会刺激皮肤,并且影响蛇的正常蜕皮。一般大沙砾是比较安全的,但应该是平滑无棱角的,例如石英类型。它可以清洗,可以用漂白粉消毒,漂洗容易,晒干后可再使用。
如果动物需要长期饲养,那么笼舍内的环境丰容可能有助于动物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舒适。两栖爬行类的笼箱内需要布置供攀爬的枝条、晒太阳用的岩石、隐蔽的场所、喷淋的装置等。如一些树栖类的蛇需要利用枝条进行攀爬,一些蜥蜴类、龟类需要适当的隐蔽场所和晒太阳的平台,在笼箱的不同位置放置尺寸合适的隐藏箱可以满足它们对安全感的需要。
1
陆龟类
陆龟一般需要较大的饲养空间,以满足它们活动的需求。陆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食量大,排泄物多,康复笼舍内垫材应选择自然易清理的材料。陆龟对户外紫外线的需求较高,要经常让它们能够获得阳光直射或者紫外灯的照射。陆龟对温度要求较高,往往需要提供不同的热源。陆龟需要水浴来刺激排便,所以室外龟类饲养笼舍必须有水池。水池需占整个龟池的1/3面积,运动场和沙池各占剩余面积的一半。水池要有一定的坡度以方便龟进出并自主选择适宜的深度,深水处要求深30cm左右。龟类室外养殖池内可以种植少量遮阳植物,供其隐蔽和遮阴。
![]()
陆龟笼舍环境
![]()
陆龟笼舍
2
蛇类
国际拯救中心和蛇类饲养爱好者都认为蛇类不难适应小面积的笼舍,所以蛇类康复笼舍的设计不要求面积太大,在小范围内满足蛇类生活的各项需求即可。
一个体积为80cm×40cm×60cm的玻璃鱼缸或者类似大小的其他容器的空间足够满足一条长度在1.5m以内的蛇类的正常活动。在一个标准的康复笼舍内,可以打造多个用玻璃、塑料箱或者其他材料隔开的独立空间来存放多条救护蛇类。而大型蛇类,主要是蟒蛇的救护,就需要根据救护蟒蛇的大小提供合适的空间。
![]()
蛇类笼舍环境
![]()
蛇类笼舍
笼舍中的底部应该铺设垫料。其中天然树皮制作的树皮垫料最为常用,可以满足大部分蛇类的需求。在小环境内,树皮可以吸收水分后再释放,有助于保持湿度。树皮垫料可以帮助平均分配和传送采用底部加热的笼舍的热力,并令饲养环境更加具备自然特色。某些种类如沙蟒等沙漠类型的蛇类可以使用钙沙,它可以被蛇类吞下并消化,从而吸收所需的钙质。在接收大量蛇类需要应急的时候,报纸可以作为一种方便获取、价格低廉、效果较好的应急垫料。
在蛇类笼舍的内容物的选择上,可以供其攀附的树枝必不可少。可以选择合适大小的多枝杈的树枝置于蛇类笼舍内部。笼舍内部还应该提供蛇类饮水的水盘以及为避免污染垫料而盛放食物的食盘,对于喜欢游水的蛇类还应该提供水池。
为了避免蛇类刚刚进入新的环境产生高度的应激性,笼舍的照明和遮光都应当具备。在蛇类照明中可以选择的有紫外光灯泡、白炽灯泡和红外灯泡。应当根据不同蛇类选择合适的灯泡。灯泡加热的时候,整个笼舍内部不需要达到同一个温度,只要加热灯泡周围的温度梯度符合该蛇类的生理需求即可,无须特定的加热点。这样蛇类会选择合适的距离,待在自己认为最适宜温度的地方。一些利用红外光捕食的蛇类不适宜用红外光灯泡,而锦蛇类则要大量的紫外光照射以满足其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3
蜥蜴类
蜥蜴类根据栖息条件和体型大小,可以用玻璃缸、笼箱饲养,也可以在室外建饲养笼舍饲养。室外的饲养笼舍最好由室内和室外两部分组成。室内部分主要要满足在气温低时便于加热保暖的功能,地面的角落处可堆放一些干草或布置些可躲藏的棚架。通常情况下,当温度低于20℃时就要考虑人工加热保暖。室外部分要有光照,除要挖砌一个水池外,还要在空地上种植一些植物,再放置一些树枝、栖木供其攀附和躲藏。蜥蜴类喜好躲藏于洞穴或者杂物丛中、岩石下,遇到情况异常时它们会迅速躲避起来,所以最好能够提供足够多的躲藏、隐蔽场所。室内饲养时,加热、光照、加湿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
蟾蜍笼箱环境
编著: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野生动物救护专业委员会
广东省野生动物监测救护中心
湖北省野生动物救护研究开发中心
封面图片:李木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