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几个朋友吐槽,说接父母来养老本是件暖心的事,结果却成了“引狼入室”——偏心的爸妈总护着不成器的兄弟姐妹,那些亲戚三天两头来蹭吃蹭喝,把小家庭的日子搅得一团糟。说白了,养老这件事,光有孝心真不够,还得学会“立规矩”,不然孝心反而变成自己的枷锁。
就说小杨吧,去年把农村的老父亲接到城里住。老父亲身体硬朗,就是偏心小儿子——小杨的弟弟三十多了,没正经工作,天天在家啃老。老父亲来城里后,偷偷把小杨给的零花钱塞给弟弟,还总叫弟弟来家里吃饭。弟弟更过分,有时候带一群朋友来,把客厅弄得乱七八糟,甚至把小杨儿子的乐高模型拆了当玩具。小杨媳妇忍不住说两句,老父亲就拍桌子骂:“这是我儿子的家,我想叫谁来就叫谁来!你一个外人管得着吗?”媳妇气哭了,和小杨闹着要分开过。小杨终于硬气了一回,把弟弟叫到楼下说:“以后别总来蹭吃蹭喝,自己找份工作去。不然我就不让爸给你钱了。”弟弟一开始不乐意,但没了接济,也只能去送快递。后来老父亲看到弟弟每天早出晚归,晒得黑黝黝的,反而夸小杨:“还是你有办法,让你弟终于懂事了。”
还有李姐的事更典型。她接母亲来住后,母亲总让她给姐姐家“搭把手”——姐姐家孩子的学费、买新衣服,甚至姐姐的化妆品,都让李姐掏钱。李姐一开始觉得是一家人,没在意,直到有一次姐姐让她还三万块信用卡债,说自己买了新包和护肤品。李姐终于爆发:“我养妈是应该的,但养你全家不是!你自己挣的钱不够花,就别乱买东西!”母亲当时就哭了,说李姐“不孝”“忘本”。但李姐没妥协,反而带母亲去社区养老中心参加活动。母亲在那里认识了几个老姐妹,每天一起跳广场舞、下棋,慢慢就不再总想着姐姐家的事,反而说:“还是这里好,没人天天找我要这要那。”后来姐姐因为没了李姐的接济,开始学着节省开支,和姐夫一起努力赚钱,家庭关系反而比以前和睦了。
其实,很多父母偏心,是因为他们那辈人总觉得“手心手背都是肉”,弱的那个就得帮。但他们不知道,这种无底线的帮,反而让弱的那个永远长不大,还会拖累其他子女的小家庭。作为子女,我们接父母养老,不是要全盘接受原生家庭的烂摊子,而是要帮父母建立边界感——告诉他们,兄弟姐妹的责任该自己担,我们的小家庭也需要守护。说到底,真正的孝,不是让自己委屈求全,而是让父母和自己都能过得安心。毕竟,只有自己的小家庭稳了,才能更好地照顾父母,不是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