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距离星巴克将中国业务60%的控股权交给博裕投资还不到一周,中国快餐市场又迎来了一记重磅消息。
11月10日,知名私募机构CPE源峰宣布,将与汉堡王中国母公司餐饮品牌国际集团(简称RBI)成立合资企业;
前者注资3.5亿美元,一举拿下汉堡王中国约83%的股权,而RBI仅保留17%。
![]()
这意味着,继麦当劳变身“金拱门”、星巴克“改嫁”博裕之后,又一家国际快餐巨头选择将中国市场的未来,托付给更懂这片土地的中国资本。
这些股权交易不简单,它是一场关乎生存的突围之战。
汉堡王进入中国二十年,门店数量却在高歌猛进的时代浪潮中不增反降,这背后有着难以掩饰的业绩疲态与定位尴尬。
中国资方的入场,能为这个老牌巨头注入一剂强心针,还是会开启另一场漫长的挑战,犹未可知。
![]()
门店收缩的背后
是一场持续多年的困局
翻开汉堡王在中国的成绩单,有一组数据格外刺眼。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其在华门店数量已缩减至1271家,相较于2024年底的1474家,净减少超过200家。
也就是说,在过去的大半年里,平均每天就有一家汉堡王餐厅在中国消失。
![]()
●图源:小红书
而更深的隐忧,藏在单店业绩里。
根据RBI集团的年报,2024年汉堡王中国单店年均销售额仅为40万美元。
这个数字放在全球市场来看,显得异常苍白——
同期的汉堡王在法国的单店年销售额高达380万美元,是中国的9.5倍;即便在韩国,也达到了120万美元。
为何会出现如此巨大的落差?
有加盟商曾向媒体坦言,即便月营业额做到90万元,门店依然难以盈利。
![]()
●图源:小红书
高昂的运营成本是首要原因,从设备采购到日常耗材,加盟商往往被体系内的高价捆绑。
与此同时,食材品控不稳导致消费者体验时好时坏,口碑持续下滑。
当汉堡王还在为内部管理焦头烂额时,外部的市场早已天翻地覆。
华莱士以近2万家的门店规模雄踞榜首,肯德基、麦当劳分别稳坐万家与八千家级别。
更可怕的是后来者,主打“现擀现烤”的塔斯汀,在短短数年间门店数量逼近万家,它以极致的性价比和鲜明的本土化特色,精准地俘获了年轻一代的胃。
![]()
●图源:小红书
反观汉堡王,它被卡在了一个尴尬的中间地带:价格比麦当劳、肯德基高,性价比和产品创新又比不上本土新兴品牌。
消费者因此用脚投票,转向了更接地气的选择。
![]()
CPE源峰的野心与底气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看似“烫手山芋”的业务,CPE源峰为何要斥巨资接手?
答案或许藏在它的投资履历与对中国消费市场的深刻洞察里。
CPE源峰,前身是业内熟知的中信产业基金,在连锁消费服务领域深耕多年,累计投资金额约100亿元人民币。
它投资过的企业名单,堪称一部中国新消费的进化史:
从用一杯极致性价比的冰淇淋和茶饮横扫下沉市场的蜜雪冰城,到引爆潮玩文化的泡泡玛特,再到布局高端医疗服务的老铺黄金与雍禾植发。
可以说,CPE源峰对如何在中国市场打造一个成功的消费品牌,有着一套被反复验证的方法论。
其中,蜜雪冰城的案例最具参考价值。
![]()
●图源:小红书@飓风来了
它完美地诠释了如何通过强大的供应链管控和极致的成本优化,在看似红海的下沉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
这或许正是CPE源峰为汉堡王中国规划的未来路径之一:
即在保留其“火烤汉堡”核心特色的同时,在供应链、运营成本和定价策略上,进行一场彻底的本土化改造。
根据规划,CPE源峰注入的3.5亿美元初始资金将主要用于门店扩张、市场营销、菜单创新以及数字化升级。
![]()
●图源:小红书@Liyar爱喝奶盖
双方的野心显而易见:计划到2035年,将汉堡王在中国的门店数量从目前的约1250家,扩张至4000家以上。
这意味着,在未来十年里它需要以平均每年近300家的速度开店,这几乎是其过去巅峰时期速度的数倍。
此外,这笔交易的结构也耐人寻味。
双方签署了一份为期20年的主开发协议,为汉堡王中国的长期战略提供了稳定的制度保障。
而RBI保留17%股权和一个董事会席位,则意味着品牌方并未完全放手,它仍将通过特许权使用费等方式,分享未来中国市场的增长红利。
这是一种典型的“以空间换时间,以股权换增长”的战略。
![]()
本土化不是万能钥匙
尽管资本的故事令人振奋,但摆在CPE源峰面前的绝非一条坦途。
它首先要解决的,是历史遗留的“信任赤字”。
过去几年,汉堡王与部分加盟商之间的矛盾已是公开的秘密。
有加盟商抱怨,总部的促销活动往往“一刀切”,未能考虑区域市场的差异性,导致他们“不跟活动没客流,跟了活动没利润”。
如何重建与加盟商的互利共赢关系,重塑一个高效、公平、透明的供应链体系,是新管理团队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
●图源:小红书@Louis
其次,是扩张与品控的经典矛盾。
在快餐行业,疯狂开店导致品控下滑、最终反噬品牌的案例比比皆是。
汉堡王计划十年开近3000家新店,人才梯队、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监控能否跟上,将直接决定其口碑的生死。
这一点,CPE源峰投资的蜜雪冰城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其庞大的门店网络证明了强大的标准化输出能力,但时不时出现的食安问题也警示着规模背后的风险。
此外,菜单的本土化创新也是一门精妙的艺术。
麦当劳成功推出了板烧鸡腿堡、麦辣鸡翅等经典本土产品;肯德基更是将油条、粥、螺蛳粉都搬上了菜单。
反观汉堡王,虽有过一些尝试,但始终未能打造出一款具有国民级影响力的本土化爆品。
![]()
●图源:小红书@汉堡王
是坚持美式汉堡的纯粹,还是大胆融入中式口味?
这个度的把握,考验着运营团队对中国消费者口味的精准洞察。
值得玩味的是,在CPE源峰正式入主之前,RBI已经提前为汉堡王中国进行了一轮“术前准备”。
他们不仅关闭了数百家低效门店,而且止血效应明显。今年第三季度,在门店总数减少的情况下,同店销售额反而逆势增长了10.5%;
更重要的是,他们组建了一个堪称“全明星”的本土化高管团队:引入前百胜中国首席供应链官陈玟瑞、前麦当劳中国高管薛冰、在百胜体系工作超30年的范军等等。
这为CPE源峰的接手,打下了一个难得的基础。
![]()
一场各取所需的豪赌
汉堡王中国的易主,是国际快餐品牌在华发展的一个标志性节点。
它宣告着那个只要顶着国际光环就能所向披靡的时代,彻底结束了。
中国市场已经进入一个需要精耕细作、需要深度共鸣的新阶段。
对于RBI而言,出售多数股权是一次战略撤退,也是一种务实的选择。
它将运营的重担和风险转移给了更熟悉本地战场的中国资本,自己则退居幕后,继续享受品牌授权的长期收益。
对于CPE源峰来说,这是一场典型的价值投资。
它用资本买下了一个全球知名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未来期权,并相信自己能用本土化的运营能力,激活其未被充分挖掘的潜力。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可能并不关心股权在谁手中。
他们只关心,手中的那个汉堡是否依然美味、价格是否对得起价值、服务是否令人愉悦。
汉堡王中国的这场豪赌最终能否成功,终究还是要由市场来投票决定,我们且拭目以待。
*编排 | 黄家俊 审核 | 黄家俊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
2000万品牌经理人内参!
聚焦头部与标杆,助力品牌高端化。
品牌专访微信:jiangnan254(备注:专访)
百万品牌经理人都在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