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抛出“台海有事”的挑衅言论后,川普一句“很多盟友也不是美国的朋友”,竟在舆论场掀起“乐观涟漪”——有人将其解读为“川普暗挺中方”,甚至视作“中美台海合作的信号”。但这种抓着只言片语就狂欢的情绪,恰恰掉进了国际政治话语的陷阱,也模糊了美日在涉台博弈中“各怀鬼胎”的真实面目。
当地时间11月11日,据俄RT报道称,川普10日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被问及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及中方外交官相关表态。他直言美国诸多盟友在贸易上占便宜比中国还多。对此,有外媒表示,特朗普此番言论表明其在涉台问题上支持中方立场
消息一出,迅速引发热议!细究采访现场,川普实则是采取转移回避策略——不提台海立场,只吐槽“盟友贸易占便宜比中国还狠”
更微妙的是,就在川普受访当天,美国驻日大使紧急发声,一边指责中国“回应过度”,一边对高市早苗的挑衅言论缄口不提。这种“选择性失明”的双重标准,恰恰暴露了美国在涉台问题上的真实态度:表面上保持“战略模糊”,实则默许甚至纵容日本等盟友加强对台海事务的介入。
事实上,从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到川普时期的“印太战略”,再到如今美国推动的“奥库斯”联盟,美国始终将“以台制华”作为遏制中国发展的重要抓手,从未改变。从这个角度来讲,将川普的贸易抱怨解读为“支持中方”,本质是对美国对华战略底色的误判。
![]()
同样被误读的还有日本的对台立场。不少人将高市早苗的言论视为“日本对华政策的突变”,但事实上,日本近十年来对台立场从未发生根本性转变,只是挑衅方式从“隐晦”转向“直白”。
从2012年安倍政府推动“台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到2021年菅义伟政府将“台海稳定”纳入《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再到岸田文雄时期抛出“今日乌克兰,明日东亚”的论调——这种将台海问题与乌克兰局势强行捆绑的表述,言下之意就是暗示日本需警惕“中国威胁”,为介入台海事务制造舆论铺垫;即便是此前的石破茂,也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日本需强化对台安保合作”
可以说,不难看出,高市早苗的“武力介入”言论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日本国内激进势力长期对华战略焦虑的集中体现,是日本循序渐进突破“和平宪法”、借助台海问题提升自身战略地位的“阶段性爆发”,而非“立场突变”。
因此,将其解读为“日本对华强硬升级”虽有道理,但过度放大这种“话术变化”,反而会忽视日本对华战略的连续性与危险性,也模糊了美日在涉台博弈中“各怀鬼胎”的真实面目
![]()
面对美日在涉台问题上的密集动作,中国的应对始终锚定“有理有利有节”,在维护核心利益与保持战略克制间精准拿捏。外交上,“分层响应”传递清晰态度:驻大阪总领事薛剑以直白表达戳破日本舆论伪装,彰显中国社会对涉台挑衅的零容忍;
外交部随即从官方层面定性高市早苗言论的错误本质,强调其违背一个中国原则与中日政治文件精神,通过严正交涉筑牢立场底线。这种“民间共识+官方定调”的组合,既传递全民意志,又尽显外交应对的规范与力度。
![]()
军事层面的行动更凸显“实力威慑与和平底线”的统一。正如美国媒体近期观察到的,中国火箭军相关基地与生产设施的扩建升级,以及装备列装速度的提升,构建起了体系化的防御反击能力。而东部战区在台海周边的联合战备警巡与演练,正是这种能力的直观体现——不再是简单科目展示,而是海空协同突击、全域防御等体系化优势的集中释放,清晰传递出应对“外部势力介入”和“以武拒统”的底气。
![]()
此外,最近几年,中国在战略层面进一步夯实“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建设,新型装备列装和战法创新持续提速,从高超音速导弹到无人作战系统,从网络空间防御到太空信息保障,多维度提升对外部干涉势力的“战略威慑阈值”。
这种“长期建设+即时响应”的军事应对模式,不仅为台海稳定织密安全网,更向国际社会释放明确信号:中国维护国家统一的能力稳步增强,任何试图干涉台海事务的图谋,都将面临不可承受的代价,和平统一的大势不会被任何外部干扰撼动!
![]()
总之,和平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相信国家布局,也要保持理性,不盲目乐观也不消极,这才是对台海议题该有的态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