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重的中国不是跳脱的美国,美国经常上演某武器失败对应平台整个被放弃的操作,中国则是想方设法的挖掘平台潜力,只要平台仍旧潜力可挖,仍可满足需求就不会轻易另起炉灶。当一个平台正式成熟之后,中国会围绕该平台建造或设计一系列的衍生品。
![]()
央视小号都明确表示,福建级会有后续了
满载排水量高达8万吨的福建舰航空母舰,不仅是中国第一艘超级航母,也是一个相当优秀的舰艇平台。即便是在大连造船厂已经开建核航母的当下,福建级核动力航母建造二号舰都是必然的。那么江南造船所建造的福建级二号舰会如何优化设计呢?
![]()
首先,福建舰是一艘优秀的航母,但绝不是一艘完美的航母。这世界上本就不存在完美的存在,任何武器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对于航空母舰这种海军核心舰而言,如何取舍更是各国海军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大多数航母都存在无法放飞大型舰载机、甲板面积过小、持续作战能力不足,拦阻索功率不足亦或者机库面积不足等等一系列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
作为中国海军第一艘平甲板航母、第一艘搭载电磁弹射器的航母、第一艘8万吨级航母、第1艘基本摆脱苏式设计影响的航母,福建舰在整体设计相当的不错,至少看重舰载机放飞能力的8万吨级超级航母的最优设计,大致也就这样了。但福建舰仍旧存在不少可优化之处。
![]()
福建舰右舷前部外飘存在缺口。该缺口为起重机预留位,该设计是从山东舰、辽宁舰以及苏式航母上继承而来的设计要素。只不过中国航母军港的条件远好于苏联军港。中国航母不需要像苏联载机巡洋舰一样考虑单拖轮顶推,港口缺乏大型起重机无法满足航母补给所需等问题。
![]()
既然起重机基本用不到,福建舰干脆取消了起重机设计,转而通过类似于福特级航母的吊车来解决少量物资的补给需求。但吊车取消了对应的凹槽却没取消,突兀的缺角导致福建舰的停机面积受到了一定影响。福建级2号舰应当会将该凹槽填补起来,从而优化甲板停机空间。由于该调整很小,福建舰中期大修时肯定也得填平。
![]()
福建舰级航空母舰采用了高度集成的上层建筑+平烟道设计,直接后果是动力组低速运转时排出的黑烟倒灌时,会将上层建筑经常熏得灰头土脸的,实在有些狼狈。同样采用平烟囱设计的055 型万吨大驱、俄罗斯20380型导弹护卫舰、11540型导弹护卫舰也存在类似问题。
![]()
055万吨大驱的解决方式是加装风帽,能少倒灌一点是一点。其他舰艇则普遍采用了放弃治疗涂黑桅杆的解决方式。福建级常规动力航母2号舰应当是双管齐下以延缓上层建筑熏黑问题。
但彻底解决倒灌问题是不可能的,常规动力舰艇在轮机低速运转时必然会冒黑烟,核动力舰艇才能不冒黑烟。日本、意大利、美国、印度曾使用侧出式烟囱来延缓烟道倒灌的问题,但是吧,福建舰的集成水平实在是有点高,烟囱侧出的话该影响电磁兼容了。凑活一下加个风帽得了。
![]()
上层建筑其他调整方面,可能也就是一个把舰桥前面的走廊加回去,从而降低擦玻璃的难度,除此之外,舰岛上面是真的没啥可大幅调整的、福建舰的上层建筑已经非常紧凑了,真的没啥优化空间了。
![]()
至于很多人眼中的缺点,比如说1号起飞点的挡焰板与前部升降机紧挨在一起,1号弹射器进行放飞作业时,一号升降机无法运转;2号弹射器挡焰板与降落区存在重合部分,严重干扰舰载机回收作业;三号弹射器后方的没有设置升降机,放飞舰载机时,需要跨甲板调度,调度风险较大。
![]()
上述问题真的算不上缺点,只能说是条件有限时不得已的取舍而已,武器设计总得有取舍,正如对于战斗舰艇而言,速度、续航、火力是不可能三角一样。对于航母而言吨位既定时,放飞、回收、调度同样是不可能三角。我全都要是不可能的。
![]()
印度海军表示,为了舰载机起飞重量,调度就一边凉快去吧
40米弹、69米弹、75米弹、81米弹和100米弹级的弹射器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埃塞克斯级航母、中途岛级、福莱斯特级所搭载的C-11系列弹射器,分别是全长49米,动力冲程46米的C-11,全长69米,动力冲程64米的C-11-1;小鹰级航母使用的C-13-0型蒸汽弹射器,全长80.7米,冲程76.1米;企业级航母的C-13-1型全长99.1米,动力冲程94.4米,尼米兹的C-13-2全长99.1米,动力冲程93.5米。
![]()
和福建舰一样同为8万吨级的福莱斯特级航母,实现了错开一号挡焰板和一号升降机。极其勉强的避开了一号弹射器放飞作业和一号升降机调度作业的影响。但福莱斯特级航母的弹射器长度仅仅是全长69米弹而已,属于弹射器长度稍微再长一点,都得弹射器和升降机全面干扰。
![]()
小鹰级的弹射器比福莱斯特级航母的长,这也是为什么以福莱斯特为基础大改而来的小鹰级航母,设计水平不进反退出现了挡焰板干扰升降机运转的问题。而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可是100米长弹。把福建舰的弹射器给福莱斯特装上,别说一号升降机能不能正常运转了,二号升降机能不能正常运转都是一个问题。
![]()
福建舰存在轴线甲板左侧弹射器的挡焰板深入斜角甲板的问题,导致福建舰的二号弹射器在进行舰载机放飞作业之时,斜角甲板绝对没法回收舰载机的问题。解决方式很简单,把弹射器长度从 100米削成80米,影响舰载机调度的问题就不复存在了。
![]()
福建舰没有在左侧3号起飞点后方设置第3台升降机也是一个遗憾,这个遗憾导致使用三号起飞点时舰载机需要横跨甲板,调度距离比较长,效率偏低。把弹射器缩短20米,就能腾出约20米的空间,从而设置宽约20米的舰载机升降机。
![]()
就是牺牲弹射器长度,牺牲舰载机放飞能力,以保证舰载机起降作业互不影响,设置第三台升降机,保证一号弹射器和一号升降机的互不影响。是不是有点削足适履、不嫌亏得慌?所以这个问题也没得治。
![]()
福建舰的弹射器长了20米,导致福建舰的没法和同为8万吨级航母的小鹰级航母一样实现不是太干扰,也没有左舷升降机。在舍不得削弹射器长度的前提下,最好的方式自然就是加钱,把航母长度整体延长20米。
![]()
问题就是福建舰全长320米出头,再加20米那可就340米左右了,福特级也才337米,换言之对应的航母至少也得是11万吨以上的航母。对于11万吨级航母而言常规动力就实在难以满足动力需求的,所以得升级核反应堆。升级核反应堆之后,舰岛布置的选择空间也更大……
![]()
就是11万吨级、核动力、三升升降机的国产航母?那不是已经在大连造着了么?所以福建级本身根本解决不了1号起飞点的挡焰板与前部升降机紧挨在一起;2号弹射器挡焰板与降落区存在重合部分,严重干扰舰载机回收作业;三号弹射器后方的没有设置升降机等缺憾。
![]()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存在完美无缺的设计,上述的三个缺憾只能说是取舍,人民海军认为舰载机的放飞能力要比出动效率更重要,为了设置更长的弹射器,放飞更大更重的舰载机,舍弃部分出动效率又如何?
![]()
并且通过调整升降机位置,或者升降机主动避让,以避免一号弹射器和一号升降机冲突的方式,也不适合福建级航母也没法。航母长度就那么长,宽度就那么宽,福建舰的主力舰载机又是歼-15甚至沈六代这种大家伙,机库调度难度相当于超高级别的华容道。机库门紧贴机库前后缘时调度难度相对来说还比较低,而挪升降机简单但挪升降机之后机库内调度难度可就急剧增加了,所以把真的没有改的必要。
![]()
在雷达系统方面,搭载055型万吨大驱同款雷达系统的福建舰在航母领域拥有首屈一指的态势感知能力,至于升级,还真想不出有啥升级空间,福建舰的舰岛已经够紧凑了,还能怎么升级?雷达已经领先美国两代了,有啥好升级的啊。所以福建级二号舰也就是调整一下细枝末节而已。
![]()
。对于不缺产能但缺时间的中国来说,有时间大改福建级,还不如直接造更大、更先进的航母。你看不用纠结这些小问题,慢慢推进就好。反倒是英国、法国这种只能建造少量航母的国家必须狂堆单舰性能才行。至于美国?美国躺平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