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将军:民国广西籍将军
民国时期,广西将军之多犹如过江之鲫,单是容县就涌现了93位授衔将军——全国第一。
1、莫荣新(1853—1930)桂平人,广东督军、北洋腾威将军。1884年参加援越抗法战争。
2、陆荣廷(1859-1928)武鸣人。大清广西提督,民国陆军上将、耀武上将军、广西/广东都督、两广巡阅使。1884-1892年入越南参加抗法战争。治桂十年,剿灭匪患,两次兴师维护共和。
![]()
3、陈炳焜(1868-1927)柳江人。旧桂系将领,曾任师长、广西省长、广东督军等职。
4、沈鸿英(1870—1938)雒容(今鹿寨县)人,旧桂系将领。历任第二支队司令、护国军第三军司令、桂军总司令等职。
5、谭浩明(1871—1925.4.6)龙州人,旧桂系将领。历任师长、广西督军、两广护国军总司令、湘粤桂联军总司令等职。
6、陆云高(1874—1938)宾阳人。历任连、营、团长,广西自治军混成旅旅长,建国军中将师长。
7、林俊廷(1876-1933)防城人。历任广西巡防营第二军统领、第一师四旅旅长、桂军第二军总司令,粤军第三路司令、广西自治军总司令,北洋政府俊威将军,广西省长。
8、邓本殷(1879-1926)防城区人。1921年5月,粤军第4独立旅旅长。1923年8月,琼崖(今海南省)八属联军总指挥兼第一军军长。
9、马晓军(1881—1959)容县人。国民军陆军中将。1917年创办广西陆军模范营并任营长,培植了新桂系一批重要将领,被誉为新桂系的“教父”。
10、卢焘(1882-1949)环江县人。早年追随孙中山,曾任黔军旅长、司令、贵州省长等职。
11、李济深(1885—1959)苍梧人。黄埔军校副校长、陆军一级上将。历任国军第四军军长、总司令部参谋长、广东省主席、第八路军总指挥、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等职。
![]()
12、梁瀚嵩(1886—1949) 宾阳人。历任团长、师长、广西民团副总指挥兼南宁区民团指挥官。国民陆军中将。
13、杨愿公(1886-1956) 容县人。国民党中将,毕业于黄埔军校,跟随孙中山北伐,曾担任广西民政厅长、财政厅长、省长、主席等职。
14、林虎(1887-1960)陆川县人。历任军长、第五路军总司令、广东军政府陆军部次长,广东督办、北洋寰威将军。
15、马济(1888-1927)百色人。任“护法讨袁军”总司令、直鲁联军第十五军军长。
16、李毅(1889——1979) 容县人。国民党陆军中将。曾任旅长,第四、第七、第三战区校点主任等职。
17、李品仙(1890—1987)苍梧人。北伐名将,抗日将领,陆军二级上将。曾任第11、21集团军总司令、安徽省主席、第十战区司令。
18、廖磊(1890-1939)陆川人。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七军军长。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后创建了大别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19、韦云淞(1890-1953)容县人。抗日将领,陆军上将。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副军长、军长、第十六集团军副总司令等职。
20、凌压西(1891—1969)容县人。陆军中将师长、副军长。1940年6月,凌压西率部在枣阳县石板镇一带消灭日骑兵1000多人,获“铁板道人”称号。
21、李宗仁(1891—1969)临桂人。陆军一级上将,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著名抗日英雄。1938年2-5月,指挥徐州会战,其中台儿庄战役歼灭日军二万余人,是中国战区歼灭日军最多的一次战役。
![]()
22、徐启明(1891-1989)鹿寨县人。历任旅参谋长、师长、副军长、军长、军长、第十兵团司令等职,参加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徐州会战和第一次长沙会战。
23、黄旭初(1892-1975)容县人。新桂系四巨头之一。第15军军长,陆军上将。1931-1949年广西省长,将广西建设成为闻名全国的“模范省”。
24、白崇禧(1893-1966)临桂人,陆军一级上将。北伐、抗日名将。代陆军总司令、国防部长、华中军政长官。
25、夏威(1893-1975)容县人。北伐名将,陆军上将。第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第十兵团司令官,安徽省主席,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至1949.12)。
26、叶琪(1893-1935)容县人。北伐名将,陆军上将。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副军长、第十八军军长、第十二军军长、第九路军(后仍称第四集团军)总参谋长等职。
27、伍廷飏(1893—1950)容县人。曾任国民革命军师长(中将军衔)、广西省政府代主席、主席及广西、湖北、浙江等省建设厅长等职。
28、陈雄(1894-1974)容县人。民国陆军中将。曾任广西讨贼军、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四集团军驻粤办事处主任、柳州禁烟局局长(兼衔中将顾问)、广西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等职。任职期间,主持修建了多条公路和铁路、建立了广西水泥厂、糖厂、制革厂等多家企业。
29、韦拔群(1894-1932)东兰人。中国早期农民运动三大人物(教员、彭湃、韦拔群)之一、百色起义领导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领导者之一。
30、黄绍竑(1895-1966)容县人,陆军上将。历任第7军党代表、15军长、第二、三战区副司令,广西、湖北、浙江省主席,内政部长、监察院副院长等。
31、夏国璋(1896—1937)容县人。陆军中将。北伐将领、抗日英烈。1937年任陆军174师副师长兼522旅旅长,率部参加淞沪会战,11月中旬,日军一部自嘉兴向吴兴侵犯,指挥全旅官兵抵抗数万日军,与敌血战数昼夜,壮烈殉国。
32、李明瑞(1896-1931)北流人。北伐名将,中国工农红军红七军长、红八军总指挥。1929年12月11日和翌年2月1日,与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俞作豫一起,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
33、苏祖馨(1896- 1963)容县人。陆军中将。参加北伐,历任旅长、副师长、军长、第二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等职,抗日战争中率部参加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桂南会战等。1942年12月18日,带领桂军在安徽一带击毙日军司令官冢田攻大将和高级参谋藤原武大佐等11人,其中冢田攻大将是在中国战场上被击毙的最高职务日军将领。
34、何柱国(1897-1985)容县人。抗日将领,陆军上将衔。九一八事变后,率部打响长城抗日第一枪,历任第57军军长、第二骑兵军军长、第二军团军团长、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第十战区副司令长官兼临泉指挥所主任,东北行辕参谋长。
35、张淦(1897—1959)桂林人。北伐、抗日名将。陆军中将。历任国民军第48军参谋长、第7军军长、第21集团军副总司令、第7绥靖区副司令官、第3纵队司令、第3兵团司令官、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第3兵团司令官等职。
36、蔡灏(1897—1948)宾阳人。陆军中将。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总办公厅副主任,参加台儿庄战役。
37、阚维雍(1900-1944)柳州人。陆军中将,抗日英烈。曾任第19师副师长、师长,第31军少将参谋长、第131师师长,兼桂西南防守区指挥官等职,参加豫湘桂会战和桂林会战。1944年11月15日,在桂林保卫战中,力战失败自杀殉国。
38、潘国骢(1900~1928)容县人。北伐名将,陆军中将。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
39、封裔忠(1900-1987)容县人,抗日将领,陆军中将,陆军部次长。抗日战争期间,参加指挥部队在淞沪、台儿庄、桂柳等战役中英勇歼敌。其直接指挥的云南松山战役,战功卓著。
40、冯璜(1900-1994)容县人。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团长、师长、副军长、广西航空学校校长等职,陆军中将。
41、甘丽初(1901―1950)容县人。抗日将领,陆军上将。历任旅长、师长、第十六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九十三军军长、第二方面军参谋长等职。参加徐州抗日大会战、昆仑关战役、远征缅甸等抗日战役。
42、杨勃(1902—? )容县人。陆军中将。在抗战时曾任第94军55师师长、后升任94军副军长、军长。
43、李本一 (1903一1951)容县人。陆军中将。历任师长、军长、第三兵团副司令官等,抗日战争中先后参加徐州会战、豫南会战、随枣会战。
44、罗奇(1904-1975)容县人。北伐名将、抗日将领,陆军二级上将。北伐中,其率领的部队,号称“赵子龙师”。1949年9月,晋升国民军陆军副总司令,连任16年。
45、封少君(1906~1988)容县人,陆军中将。1937年,任第五战区长官部少将高级参谋,协助司令长官李宗仁调动兵力,取得威震中外的台儿庄大捷。
46、陆学藩(1902-1987)象州县人,陆军少将。历任师参谋长、副师长、第3兵团少将副参谋长、第11编练司令部参谋长等职。
47、吕国铨(1903—1983)容县人。曾任第93师师长、第26军军长。参加了昆仑关战役、入缅甸抗日。1945年5月7日奉命入老挝接受日军投降。
48、伍文湘(1904—1952)容县人。曾任广西部队营、团长、桂东师管区少将副司令。
49、马拔萃(1906-1988)容县人。民国陆军中将。抗战期间,历任师参谋长、军参谋长、第56军军长兼任柳州警备司令。
50、黄剑鸣,容县人,陆军中将。辛亥革命时就曾任武昌起义总司令部参谋。抗日战争时期任第5战区伤兵管理处处长等职。
51、黄明堂(1866-1938.11.29)钦州人。粤军第四军军长(1923-1925.6)。
52、吕焕炎(1890-1930.6)陆川人,广西省政府主席(1929年10-12月)、第8陆军副总指挥。
53、李易标(1886-1926)防城人。1922年任沈军第一军军长。1923年任中央直辖第五军军长。后任陈炯明军第四军军长。
54、陈铭枢上将(1889—1965):北海合浦人,第11军军长。
55、杨腾辉上将(1889—1939):南宁上林人,第7军军长。
56、刘栋材中将(1889—1978):贵港桂平人,第63军军长。
57、廖磊上将(1890—1939):玉林陆川人,第7军军长、第48军军长。
58、香翰屏上将(1890—1978):钦州浦北人,第1集团军第2军军长。
59、钟祖培中将(1890—1951):桂林恭城人,第7军副军长、新编第8军军长。
60、周祖晃中将(1891—1959):桂林临桂人,第7军军长、第46军军长。
61、张瑞贵中将(1891—1977):钦州人,第63军军长。
62、粟廷勋中将(1891—1950):桂林灵川人,第84军副军长。
63、王赞斌中将(1891—1976):崇左凭祥人,第7军副军长、第48军副军长。
64、黄梦年中将(1892—1973):柳州人,第46军副军长。
65、梁朝玑中将(1892—1969):玉林北流人,第7军副军长。
66、徐启明中将(1893— 1989):柳州人,第7军军长。
67、莫德宏中将(1893—1951):梧州苍梧人,第48军副军长。
68、巫剑雄中将(1893—1951):防城港人,第63军副军长。
69、覃连芳上将(1894—1958):柳州人,第84军军长、第31军副军长。
70、漆道澂中将(1894—1949):桂林永福人,第7军副军长。
71、黎行恕中将(1894—1949):桂林阳朔人,第48军军长。
72、陈公侠中将(1896—1948):梧州苍梧人,第64军军长。
73、谭何易中将(1897—1962):玉林人,第46军军长。
74、吕竞存中将(1897-1967.9.14),桂林临桂人。第十五军中将参谋长。兼中央军校第一分校(南宁分校)主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中将参军。
75、莫树杰中将(1898—1985):河池南丹人,第48军军长。
76、王景宋中将(1898—1953):贵港平南人,第48军军长、第46军副军长。
77、张光玮中将(1899—1971):桂林永福人,第48军军长。
78、胡栋臣中将(1901—1950):桂林荔浦人,第93军副军长。
79、陈烈中将(1902—1940):柳州人,第54军军长。
80、李绳武中将(1902—):桂林临桂人,国民革命军新编12军副军长。
81、张文鸿中将(1902—1973):崇左龙州人,第48军军长。
82、罗活中将(1903—1962):玉林陆川人,第31军副军长。
83、黄建猷中将(1905—):桂林永福人,第97军副军长。
84、武金城(1905—1947):防城港东兴人,越南革命军军长。
85、海竞强中将(1906—1982):桂林临桂人,第56军副军长。
86、刘镇湘中将(1906—1986):防城港人,第64军军长。
87、钟纪中将(1907—):崇左扶绥人,第7军军长。
88、覃异之中将(1907—1995):南宁宾阳人,第52军军长。
89、石觉上将(1908—1986):桂林临桂人,第13军军长、第85军副军长。
90、凌云上少将(1908—1969):贵港桂平人,第7军副军长。
91、劳冠英中将(1908—1977):北海合浦人,第74军军长。
92、莫敌中将(1909—1962):桂林永福人,第128军副军长。
93、练卓群中将(1909—):梧州苍梧人,第56军军长。
94、张绍勋中将(1909—1971):北海合浦人,第122军军长、第42军副军长。
95、黄耀羽中将(1932- ):北海合浦人。历任师参谋长、少将师长、军长、军团副司令。
96、吕春瑭(1871-1950)陆川县人。旧桂系陆军少将,广西陆军中区步兵第一司令。1920年建谢鲁山庄——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四大私宅之一。
97、周元(1894年12月5日—1938年5月9日)宁明县人,陆军中将,173师副师长兼517旅旅长。1938年5月9日在安徽蒙城对日作战阵亡。
98、杨鼎中(1884-1954)防城港人,陆军少将。历任师长、第17军参谋长、第8八路军总指挥部中将总参议。
99、陈济棠(1890.2.12—1954.11.3)东兴人,陆军一级上将。历任第四军师长、军长,第八集团军总司令、广东省长等。
100、石化龙(1890-?)藤县人,陆军中将。1939.1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兵站总监等。
101、钟明阶(1866—1943)兴业县人。曾任民国“广西陆军第一独立旅”少将旅长、“广西陆军第一独立师”中将师长、北伐军第四军上将军长等职。
102、陈恩元(1893~1977)全州县人,陆军中将。曾任国民党第四集团军第七军四十五师参谋长、第四集团军司令部少将副官长、第四集团军第八军教导团团长、第七军第十九师副师长、桂林市长等职。
103、陈科元,陈恩元之弟,陆军少将。
104、李石愚(1888—1925)兴业县人,陆军中将,李宗仁郁林五属警备司令部司令。
105、张任民(1890—1985年)柳州市马平人,第四集团军参谋长、广西绥靖公署中将参谋长。
106、郑承典(1884—1959)柳州人,陆军中将,第四集团军办公厅主任。
107、刘炳宇(1869年~1923年)武宣县人,清光绪武举人,陆军第五统领、援粤桂军第一军中将军长、广西自治军第十路军司令等职。
108、陈良佐(1887-1968)宾阳县人,陆军中将。参加辛亥革命、讨袁运动、护法战争和北伐战争,曾任第三十军中将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安徽、广西两省民政厅长、代省主席,坚决主张“国共联合抗日”。
109、赖和平(1905-1988)柳城县人,陆军少将,曾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处副处长、国民政府北平行辕第四处处长、粤汉铁路局局长兼粤汉铁路警备司令等职。
110、杨子德(1872~1953)鹿寨县人。广西护国军旅长,后任师长。1944年10月日军二次侵犯广西,其在江口丹竹一带组织群众抗日。
111、周公谋(1895~1970)鹿寨县人,民国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少将参议。1944年日军入侵广西柳州时,组织抗日。
112、岑建英(1896-1985)凌云县人,1949年12月任黔桂边绥靖公署暂编独立第一师少将师长兼凌云县县长。
113、韦肇隆(?~1938)来宾人,陆军少将。先后任广西左区第三路副司令,护国第三军第一副司令,讨龙(济光)军司令,广西左区第三路司令,广西自治军第六纵队司令,广西陆军第七独立旅旅长。
114、陈德春(1880~1944)钦州人,陆军少将。南路八属联军第四军军长。
115、张之英(1891~1954)钦州人,任广东江防舰队总司令、广东海军副司令,国民政府国防部第一厅少将处长。
116、李明(1893-1933.2.27)贵港人,陆军上将。曾任第52师中将师长。
117、胡天乐 ,又名胡维璋(1892-1951.12),陆军中将。曾任旅长、师长、广西民团副总指挥兼湘桂边区游击纵队副司令等职。
118、岑孟达(1886~1951)贺州人,陆军少将。曾任第四战区贺县民团少将副指挥官兼信都指挥所主任,广西第一区保安副司令兼粤西联剿副指挥官等职。
附录1:民国时期容县籍少将(68人):
1、陈汉吾
2、陈杰熺
3、陈世琼
4、崔坚
5、崔履栋
6、邓光伦
7、杜时崇
8、封传壁
9、封高亿
10、封赫鲁
11、甘成城
12、甘乃柏
13、龚杰元
14、韩宗明
15、何剑苍
16、黄中骢
17、黄远镇
18、黄官俊
19、黄循富
20、黄绍耿
21、黄昌琳
22、黄懋儒
23、胡振广
24、李大江
25、李权
26、罗昌馨
27、梁宝仁
28、梁兆福
29、陆汝畴
30、苏松石
31、夏拯民
32、夏越
33、黎慧军
34、李汉军
35、李明芳
36、李焯枬
37、罗烈
38、凌龙玟
39、李秀年
40、刘觉任
41、刘钧华
42、梁仲西
43、梁栋新
44、梁学基
45、刘剑奇
46、陆受祺
47、罗复馨
48、罗克斯
49、罗克传
50、陆汝群
51、覃品凡
52、马典符
53、马振鸿
54、马展鸿
55、马炳辉
56、马翔鸿
57、马伟新
58、韦灿
59、韦贽唐
60、韦有鹏
61、杨高汉
62、伍达欧
63、伍文湘
64、伍廷钧
65、余丕才
66、曾达池
67、李国基
68、马威龙(1908-1938)1937年底晋升为少将旅长,兰封会战中壮烈殉国。
其他将领不再一一列举。
注:图源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