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若被赋予极致的权力,不仅能驱使鬼神劳作,甚至在某些时刻,还能成为一张试图换取生命的“通行证”,模糊了法律与生死之间的界限。
越南商界巨擘张美兰在面临死刑判决之际,曾试图以巨额资金赎回自由之身,企图用金钱撬动司法的天平。
她公开提出愿缴纳200万亿越南盾,只为延续生命,承诺自己将持续创造价值,化身“可持续产金的母鹅”,助力国家财政复苏与经济腾飞。
为求一线生机竟抛出如此言论,令无数公众震惊不已,也掀开了这场资本与法理博弈的序幕。
然而,张美兰敢于发出这般请求,并非一时冲动,其背后牵涉的利益网络远比表面更为复杂。
![]()
280万亿的“买命钱”
2024年4月11日,越南法院对首富张美兰展开一审宣判。整个庭审过程中,她神情镇定,毫无惧色。
面对指控,她不仅拒绝认罪,还不断将责任推卸给他人,坚称自己无任何违法行为。
但当法庭搬入超过100个密封箱、总重逾6吨的关键证据时,她的冷静瞬间瓦解。情急之下,她迅速表态愿捐出土地兴建医疗机构,并设立专项慈善基金回馈社会。
![]()
此举并非偶然,而是基于越南现行《刑法》中的减刑条款:若被告退还赃款比例达到75%以上,可免除死刑;最高法院亦明确指出,“退缴超四分之三非法所得者,可酌情减轻刑罚”。
因此,在同年5月提交的“求生请愿书”中,她强调自身具备持续创收能力,愿意长期为国家经济发展输血。
为展现诚意,她先行上缴8万亿越南盾及4亿美元作为启动资金,但距离检方设定的280万亿越南盾(约合798亿元人民币)追偿底线仍有巨大差距。
![]()
然而,司法机关并未接受这一提议。
检察官当庭揭露,张美兰通过非法手段从银行套取近1000万亿越南盾资金,同时动用高达520万美元用于行贿关键人物。若想避免执行注射死刑,必须全额返还约110亿美元的涉案金额。
![]()
直至2025年7月1日,随着越南新修订《刑法》正式实施,张美兰的刑罚由死刑调整为终身监禁。
尽管逃过一死,但她的人生轨迹早已与越南“革新开放”的时代浪潮紧密交织,步步精准卡位历史节点。
![]()
踩中风口的“人脉玩家”
年仅16岁,张美兰便辍学投身市井,在街头摆摊售卖化妆品。令人意外的是,短短三个月内,她就积累了可观的第一桶金。
上世纪80年代末,她抓住赴港发展的契机,进入一家地产公司基层工作,仅用两至五年时间便掌握了融资运作与土地获取的核心门道。
学成归国后,她果断杀回越南房地产市场,一口气购入主干道两侧多块优质地块,参照香港商业综合体模式,主导开发西贡时代广场与VTP写字楼项目。
![]()
尤为关键的是,2006年越南主办APEC峰会期间,她极力推动自家旗下的温莎酒店成为会议主会场。
国际政要齐聚一堂的画面一经传播,温莎酒店迅速跃升为国家形象窗口,周边物业价格应声翻倍不止。
此番操作不仅让她快速回本,更一举斩获人生首个亿元级收益。
![]()
1993年,张美兰与香港商人朱立基结为连理,借由丈夫的人脉资源成功拿下LG越南轻奢品牌的独家代理权,利润率飙升十倍。
此后,她又借助潮汕同乡会平台结识李嘉诚,不仅邀请其为万盛发集团旗下重点项目公开站台,更促成长江实业进军越南高端地产领域。
![]()
彼时的张美兰,是官方钦点的“创业楷模”。
她所践行的“西方技术+亚洲关系+本土市场”三位一体商业模式广受推崇,万盛发集团也成为胡志明市纳税排行榜前列企业。
鲜有人察觉,这位光芒万丈的女强人,早已悄然布局金融体系的灰色通道。
![]()
用500万美元买通监管
2012年,张美兰将目光锁定SCB银行,但根据越南法律规定,个人持股不得超过银行总股本的5%。
为突破限制,她注册上百个空壳公司,同时调动万盛发旗下上千家子公司和合资实体,采用隐蔽的“代持”方式层层持股。
这些业内俗称“幽灵公司”的主体,大多仅有注册地址与虚假经营范围,既无实际办公场所,也无雇员运营,纯粹用于资金流转与股权伪装。
![]()
通过这套复杂的股权分散策略,张美兰最终实际控制SCB银行85%至91.5%的股份,彻底将这家具有国有背景的金融机构变为私有的“提款机”。
仅仅控制银行尚不满足,她早已设计好完整的资金转移链条。
![]()
她陆续安插亲信亲属进入SCB信贷审批、风险控制等核心岗位,所有资金调度、账目处理皆由她一人拍板决定。
十年间,她伙同共犯伪造贷款文件达916份,凭空骗取资金近304万亿越南盾(约900亿元人民币)。
![]()
这笔数额相当于越南2022年全年GDP的三成,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结合2012年以来的各类非法挪用行为,十年累计掏空SCB银行高达1000万亿越南盾,占该行全部贷款总额的93%。其中绝大多数为无法回收的坏账,仅利息累积已达129.4万亿越南盾(约350亿元人民币)。
更恶劣的是,她还将黑手伸向普通民众的信任。
![]()
骗完银行再骗群众
凭借“白手起家”的励志人设,她打着“SCB高息债券”的旗号开展非法集资活动。大量投资者出于对她“首富”身份的信任,纷纷投入毕生积蓄。
然而这些募集来的资金从未进入正规银行账户,而是被直接挪用于填补其商业帝国的资金缺口。
直到2022年她被捕消息传出,共计4.2万名投资人方才意识到已被欺骗。
![]()
债券本金与利息均无法兑付,有人当场在银行门口失声痛哭,更有老人手持存折反复质问:“我们信她一辈子,为何换来这样的结局?”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受害者的血汗钱,与银行贷款一同堆砌在其豪宅地下室的现金库中。据调查,仅2019年至2022年间,她的司机每周都要运送大量现金进行“补仓”,三年累计运输金额高达208亿元人民币。
要让这场庞大规模的骗局维持十年不败露,靠的正是“金钱铺路”的系统性腐败。
![]()
张美兰累计支出超520万美元用于贿赂各级官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单笔交易,是向越南央行高级稽查员杜氏仁支付的500万美元(约合3600万元人民币)。
这笔款项不仅是越南历史上最大一笔个人行贿记录,在全球范围内亦属罕见。
有了这位央行稽查组长充当“保护伞”,SCB银行的年度审计与常规信贷检查形同虚设,即便93%的贷款流向关联企业,监管报告仍显示“运行合规”。
![]()
不仅如此,她还打通监察总署、审计署等多个监管部门的关节,自上而下构建起一张严密的庇护网,彻底封堵了外部监督的可能性。
本案共起诉86名涉案人员,创下越南近年来反腐行动中被告人数之最。
为夯实全部指控,检方准备了前所未有的“铁证洪流”:整整104个密封箱,总重量超过6吨,涵盖虚假贷款合同、银行流水明细、行贿转账凭证等全套材料。
仅证据搜集阶段,警方就传唤了2700名相关人员。
![]()
而张美兰的这场生死豪赌,也将越南推向了艰难抉择的十字路口。
目前SCB银行仍面临严重的挤兑压力,金融系统整体坏账率居高不下。若能成功追回部分赃款,或将有效缓解经济压力,用于民生工程建设。
但另一方面,若真因其退赃而减免刑罚,势必引发公众强烈不满。
毕竟在4.2万名受害者中,许多人倾家荡产、晚景凄凉。他们聚集在央行门前抗议,高呼“严惩蛀虫”“还我血汗钱”。
免责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修改或删除
参考资料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