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重卡的赛道上,“喧嚣”与“焦虑”并存。当渗透率快速提升的窗口期与同质化竞争的“内卷”相互叠加,行业似乎再次陷入了“油电差价”之外的价值迷茫。然而,作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势力”,零一智卡正以惊人的迭代速度,试图打破这一僵局。
继小满好运来产品之后,11月8日,零一再度发布重磅新品“惊蛰雷震子”。这不仅是产品序列的一次扩充,更是其技术路线与市场野心的一次集中爆发。从精准的产品卡位到正向研发的电驱桥,从重构TCO的用户价值到“运输机器人”的宏大终局,零一汽车创始人、CEO黄泽铧以及零一汽车联合创始人、COO张伟在专访中,为我们清晰勾勒出一条以技术为“锚”,穿越周期的进阶之路。
![]()
小满惊蛰二重奏 精准卡位场景价值
如果说上半场的新能源重卡解决的是“有无”问题,那么下半场的核心则是解决“好用”与“适用”的问题。零一显然深谙此道。
![]()
零一汽车创始人、COO 张伟
此次发布的“惊蛰雷震子”与此前的“小满”系列,构成了零一面向存量市场的两张关键“王牌”。零一创始人、COO张伟对两款产品的差异化定位极其精准:“小满”聚焦经济性,主攻场景为轻载、标载以及平原或山区的常规运输;“惊蛰雷震子”定位高端性能。采用2.5米宽体驾驶室,瞄准重载、复杂地形以及对舒适性有更高要求的用户群体。
![]()
卡车e族认为,从“小满”到“惊蛰”,我们看到的绝非简单的“多生孩子好打架”,而是一种基于深刻用户洞察的战略布局。零一没有陷入一款产品包打天下的传统思维,而是通过清晰的场景划分,为不同工况的用户提供了最优解。并通过矩石电驱桥、星环多源热泵等系统,帮助零一率先跳出“油改电”的路径依赖,开始用精细化的产品矩阵和正向研发的路线,在“内卷”的红海中开辟出高价值的细分蓝海。
从能用到好用 技术平权攻坚砂石料工况
![]()
零一汽车创始人、CEO 黄泽铧
支撑产品矩阵的底气,源自零一的核心技术护城河——全栈自研的电驱桥系统。在专访中,黄泽铧明确指出,零一是目前行业内唯一实现“双电机、正向设计并已量产”电驱桥的企业。相较于传统“油改电”桥体因密封、散热、齿轮系布局等先天不足而在恶劣工况下频频“趴窝”,零一的正向设计带来了质变,尤其在砂石料运输这一堪称重卡“试金石”的恶劣场景中,零一电驱桥展现了碾压级的优势。
![]()
其中矩石电驱桥带来的超高通过性,让整车产品拥有目前行业最高的离地间隙,且电池布置高于传统油箱位置,轻松应对坑洼烂路;面对砂石料堆或泥坑的松软路面,其四轮端扭矩智能分配系统,能瞬时将动力转移至有效车轮,脱困能力远强于传统的机械差速锁;针对持续重载爬坡的极端工况,矩石2.0电驱桥引入了油冷电机与一体化散热润滑系统,彻底解决了过热导致的性能衰减,确保了持续稳定的动力输出。
与其说零一在以科技为轴持续突破,卡车e族认为“科技平权”这个词恰好合适。在传统观念中,砂石料、大宗运输司机往往只能使用最低端、最廉价的“工具车”。而零一反其道而行之,将最尖端的电驱桥技术率先应用到这些最艰苦、最底层的工况中,去解决他们“有车开”但“开不好”的真实痛点。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的产品哲学,不仅是对用户最大的诚意,也为其赢得了最坚实的用户口碑。
从省钱到赚钱,TCO重构新势力价值锚点
对于商用车用户而言,技术最终必须指向TCO的优化以及为用户带来实际的利润。零一的电驱桥技术,为用户算清了三笔账。
![]()
通过整车以及矩石电驱桥的轻量化来做“增收账”,零一通过技术革新,实现整车每减轻一吨自重,在年均15万公里的运营里程下,每年可为用户直接增加4.5万元的纯利润;通过整车的能耗控制来做“成本账”,整车电耗较市场平均水平低20%。这意味着,用户购买同样续航的车型,可以少装20%的电池,购车成本直接降低数万元;或者在同样电量下,多跑20%的里程;在长久的运营下做“节省账”,以日均消耗1000度电的重度工况计算,节省20%的电耗意味着一天就能省下200多度电,按0.7元/度电计算,一个月即可节省超过3000元。
这才是“新势力”真正的护城河。零一的TCO逻辑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油电差价”,而是深入到轻量化、低电耗、高可靠的系统性优化。这使零一的产品具备了传统车企难以企及的代际优势。凭借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价值闭环,零一计划在明年下半年实现月销破千,从“新势力”的“黑马”成长为牌桌上的“主力军”。
写在最后
惊蛰雷震子的发布,与其说是一款产品的迭代,不如说是零一智卡对行业“内卷”的一次强力回应。
面对喧嚣的市场,零一选择了一条最难但可能也最正确的路——回归造车的本质,以技术为矛,以用户价值为盾。从“小满”到“惊蛰”的精细化场景布局;到正向研发电驱桥的深厚技术护城河,再到最终指向TCO优化的清晰价值闭环,零一正在用行动证明,“新势力”之所以“新”,不在于概念,而在于能否真正为用户提供“油改电”所无法比拟的代际体验和经济效益。
在商用车的赛道上,零一能否坚持“苦练内功”赢得用户和市场,并最终定义新能源重卡的下半场,卡车e族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