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mazing!”“Wonderful!”11月11日下午,上海博物馆东馆第一特展厅,面对精妙的文物和创新的展陈,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长马克斯·霍莱因频频举起手机拍照,口中不断发出赞叹声。陈列其间的“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特展,由两馆首次共同策展,此前虽已在纽约举办,反响热烈,但此番移师上海新增了不少展品。因而,趁着新闻发布会前的空隙,他赶紧先到展厅“尝鲜”。
逛完展,马克斯·霍莱因让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专席中国艺术主任研究员陆鹏亮帮他在展厅入口处的展名前拍了一张照。意犹未尽,一会儿他又折回,请现场工作人员为他和同行的三位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同仁一起在此处合了个影。“这是一个开创性的展览,以全新的视野审视中国过去千年间的中国铜器铸造工艺,是近年来海内外最具规模的宋元明清铜器展。我们对褚晓波馆长和他的杰出团队深表感谢!”他说,这不仅是两馆间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更是中美博物馆交流和文化遗产合作蓬勃发展的缩影,为中美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提供平台、搭建桥梁。
![]()
展览就应该带来新鲜内容
作为世界顶级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了丰富且珍贵的中国艺术品,涵盖青铜器、陶瓷、书画、玉器、雕塑等众多类型,时间跨度超过5000年,为什么选择相对冷门的宋元明清铜器与上博首次共同策展?马克斯·霍莱因给出了一个核心关键字:新。
![]()
“我认为展览就应该带来新的认知、新的鉴赏视角和新的学术成果,而这次展览恰好实现了这一切。”他说,宋代以来铜器复兴,钟鼎礼器、香炉花瓶应运而生,却常常被视为对夏商周上古青铜器的简单模仿,乏善可陈。近年来,随着考古发现的陆续公布,诸多纪年器在全球馆藏中相继发现,学术界对于复古思潮和仿古艺术深入研究,对于晚期铜器的认识日趋成熟。“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特展正是依托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汇集亚、欧、美三大洲多家文博机构近两百件文物,希望人们重新认识久被忽视的宋元明清铜器,展现复古中的创新之妙,寻找隐含在器物内的社会人文意涵,并进一步省视其在艺术史中所占的地位。
![]()
![]()
![]()
事实上,展览于今年2月28日至9月28日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收到的反馈,证明了它的受欢迎。7个月的展期,接待了超过30万人次。不管是学术界还是普通观众,都反响很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观众对中国艺术有着浓厚兴趣,这是我们数十年来培养起来的受众群体。所以,当我们推出中国艺术文化主题展览时,是可以预想到不小的参观需求,但观众的兴奋之情——尤其是他们感受到‘有新发现、有更多收获’时的喜悦,还是让我们有些意外。”马克斯·霍莱因说,这说明,一次有趣的博物馆参观能带来的独特体验,也彰显了亚洲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的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
未来将与上博继续携手前行
他透露,上世纪70年代初,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仅设有两三个亚洲艺术展厅,而如今已有54个。“我们的藏品不断丰富,更重要的是,对这一地区的关注程度、理解深度和重视程度都有了显著提升。通过全面接纳和深入了解亚洲艺术尤其是中国艺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如今才真正成为一个更加全球化的机构。”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上博合作可追溯到1980年,当时上博参与了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伟大的中国青铜时代”特展。在此后的45年间,双方陆续合作了多个项目。在马克斯·霍莱因眼中,上博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无论是学术的专业性还是一流的展厅,尤其是东馆的建成,使其跻身世界顶级博物馆之列。“我们非常荣幸能与上博合作,也为双方多年来的伙伴关系感到欣喜。这是一段非同寻常的友谊,我们是彼此尊重的同行,未来将继续携手前行。”他透露,明年就有一个和上博的展览合作项目,具体内容目前保密,敬请大家期待。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