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希尔发布了巴菲特2025年感恩节致股东信,大概率也是老人家最后一篇。
全篇干净清晰,透着巴菲特一如既往的冷幽默,也感慨能从这位老人身上看到真正的智慧。中国古话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想没有什么“老人”言,能比巴菲特更适合了。逐字逐句看完原版,总结一下,原文用加粗斜体在文中标注。(想看原文的朋友在后台发送“股东信”或者文章左下角“阅读原文”自取)
总结下来,大概是几个主题:
承认运气,珍惜时间,传承信任,延续善良。
承认运气
他感谢幸运女神让他能够活到95岁,回忆他1938年因为阑尾炎紧急手术的经历,也强调他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出生,成长环境给他的优势(好友住在街角,一生的挚友们都在小镇上等等)以及至少三次被当地医生紧急救治。他坦言:
“‘幸运女神’反复无常——没有更贴切的词语了——她极不公平(But Lady Luck is fickle and – no other term fits – wildly unfair.)”
并且同时强调,
“很多时候权贵与富人分得了远超应有份额的好运——但他们往往并不承认。”(In many cases, our leaders and the rich have received far more than their share of luck – which, too often, the recipients prefer not to acknowledge.)
我曾经写过 “ 前人的成功经验大多都是电梯里做俯卧撑,你想知道怎么坐电梯,他让你看他姿势多标准。所以不是过去的经验没有用,而是你要知道怎么用。 ” ,很多时候所谓的“成功人士”在吹嘘自己的成功经验是多么富有智慧,而真正智慧的人明白那只不过是自己运气好,因而常葆有谦卑。
珍惜时间
用“幸运女神”作为对比,他使用了另一个词来形容时间——“时间之父”(Father Time)。同样对照“幸运女神”的不公平,运气总有极限,但时间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公正的:
“而‘时间之父’恰恰相反——我越老,他越感兴趣。他从未输过;对他而言,每个人最终都记在他的“胜场”里。当平衡、视力、听力、记忆都在持续下滑时,你就知道,“时间老人”已经走到你家门口了。”(Father Time, to the contrary, now finds me more interesting as I age. And he is undefeated; for him, everyone ends up on his score card as “wins.” When balance, sight, hearing and memory are all on a persistently downward slope, you know Father Time is in the neighborhood.)
每个人都终将被时间打败,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珍惜剩余的时光,把有限生命延伸为长期影响——通过慈善、传承、教育与文化。
这是他接下来的文章主题,也是整封信的结构中心。
传承信任
这里用了三个层次:
他信任子女管理慈善基金;
信任新的继任者Greg Abel(格雷格·阿贝尔);
信任公司文化能够延续理性与克制。
对于子女能够管理慈善基金,巴菲特坦诚地讲了财富如何分配,遇到意外如何应对,并给出了他的想法:
“我告诉孩子们,他们不必创造奇迹,也不必害怕失败与失望。这些都是人生常态,我自己也经历过不少。”(I have assured my children that they do not need to perform miracles nor fear failures or disappointments.These are inevitable, and I have made my share.)
在这里,他再次提到了他的交棒的决心:“‘坟墓里执政’的做法从来没有好下场,我也从未有过这种冲动。”Ruling from the grave does not have a great record, and I have never had an urge to do so.“
对于继任者Greg Abel(格雷格·阿贝尔),由前部分承认运气那块提到,Greg曾经也住在奥马哈,结合曾经家对面住着可口可乐总裁,隔壁街区是一生挚友的查理芒格,隔壁五个街区的伯克希尔媒体业务的负责人斯坦利普希,六个街区的能源业务负责人沃尔特斯科特,其实从传承来讲在告诉股东:他从出身来说值得信任,或者说是他足够熟悉的人,而其业务能力也完全胜任。(某种程度在总体回应前段时间由于继任者导致的恐慌式股价下跌)
对于公司,他一方面信任管理层与董事会对股东负责的意识(这里提到了他对于伯克希尔业务的信心),另一方面直言,由于公司的规模等因素,其价值并不在于“表现”,而在于永远成为美国的资产而非负债。同时,告诫管理层,公司治理要警惕CEO的薪酬攀比和健康风险。小到家庭,大到公司,再到..时代,没有谁比巴菲特更清楚年龄、CEO的性格和健康对于“公司”的影响了,结合他绝不在“坟墓里执政”的安排,这一段极有含金量,是少见的“警示”。
“但十年、二十年后,会有不少公司表现超越伯克希尔——规模的庞大本身是一种负担。”(However, a decade or two from now, there will be many companies that have done better than Berkshire; our size takes its toll.)
“最后,伯克希尔永远会以一种方式经营,使它的存在成为美国的资产,而非成为乞怜于政府的企业。”(Finally, Berkshire will always be managed in a manner that will make its existence an asset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eschew activities that would lead it to become a supplicant.)
延续善良
这部分是信的结尾,也是老人家的“忠告”:永远没有完美,但永远可以变得更好。去年有人问他,他对于年轻人有什么忠告,他说,要谨慎选择同行者。今年,这个同伴变成了“英雄(Hero)”,他可以是偶像、同路人、佩服的人,甚至可以是任何一个值得学习的人。
“伟大并不来自积累大量财富、大量宣传或政府权力。你帮助别人做成一件件小事,就是在帮助世界。善良没有成本,却也无价。”(Greatness does not come about through accumulating great amounts of money, publicity or power. When you help someone in any of thousands of ways, you help the world.)
“慎选你的英雄,然后效法他们。你永远不会完美,但永远可以变得更好。”(Choose your heroes very carefully and then emulate them. You will never be perfect, but you can always be better.)
我不知道大家读完总结有没有清晰一些,但我因为基本每年都看他的股东信,看下来以后还是感触挺深。
真正的智慧从来不是总结一套妄图流传于世的思想或者出几套书,而是能够将谦卑地将自己的思考与实践结合起来,知行合一。正如巴菲特在这封信,包括曾经的信中都坦诚提到的,他的不完美和他的错误,都是他对于自己的反思。
95岁的老人,用谦卑、清醒、领导力的成熟和对于生命价值的探索,都值得学习。
“你永远不会完美,但永远可以变得更好”,他说。“而且,永远不晚”。
共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