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还在为明年4月的访华行程做准备,民主党却已经抢先一步行动了。
就在中美进入一年"休战期"的关键时刻,好几架美国专机接连降落在中国的机场。
从这几架飞机上走下来的不是共和党的红州州长,而是一批民主党的重量级州级官员。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加州的政府高层,带着各自的经贸代表团,迫不及待地飞到了中国。
这个时间点选得太微妙了,民主党刚刚在弗吉尼亚州、新泽西州的州长选举,以及纽约市长的选举中连赢三场。
民主党突然组团访华,这明摆着是在给特朗普一个"下马威"。
![]()
一场精心策划的外交抢滩
民主党这次访华来得又快又突然。根据彭博社等媒体报道,华盛顿州、俄勒冈州等由民主党掌权的州,最近一批州政府官员频繁前往中国访问。
这次去中国的都是州一级的官员,而不是以往的联邦政府的代表团,而且他们也没搞跨党派的那种联合访问。
在美国两党政治极化日益严重的今天,民主党选择单独组团访华,没有拉上共和党,这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他们不想在对华政策上被特朗普牵着鼻子走。
访华的州份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华盛顿州主要靠对华出口农产品,大豆、葡萄酒、猪肉等农业产品的出口额相当可观,加州则是在新能源领域跟中国有比较多的合作。
![]()
2023年中国与加州的双边贸易额突破了650亿美元,中国是加州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占其对外贸易的12%。对于这些州来说,中国不仅仅是一个贸易伙伴,更是他们经济稳定的关键。
加州的"独立外交"样本
说到民主党州官员访华,就不得不提加州州长纽森。2023年10月,纽森率团访华,与中方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涵盖气候变化、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
他还与江苏省达成了零碳港口示范项目,与中国科技企业合作开发AI农业灌溉系统。
纽森访华时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加州有自己独立的经贸合作需求。"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很明确。
![]()
加州作为美国经济第一大州,GDP达到4.1万亿美元,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这样的经济体量,让加州有底气在联邦贸易政策上采取差异化路线。
加州对国际贸易的依赖度非常高,像苹果、英特尔、英伟达这些科技巨头,60%的供应链都在亚洲。
加州的农业产品,比如杏仁、开心果,产量占全球的70%以上,而这些产品90%都依赖出口,2024年加州商会的一项调查显示,78%的加州企业反对对华加征关税。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也指出,中美科技合作每增加10%,创新效率就能提升5.3%。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麻烦
民主党州官员为什么急着访华?答案其实很简单,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他们吃够了苦头。
特朗普执政期间,对中国发起了大规模贸易战。
这些关税政策虽然在"铁锈带"地区迎合了本土工人的利益,但对于那些依赖中国市场的州来说,却是一场经济灾难。
许多美国企业开始起诉政府,要求取消这些关税,案件一路打到了最高法院。
今年11月6日最高法院举行了长达3小时的听证会,无论是保守派还是自由派的大法官,都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持怀疑态度。
首席大法官罗伯茨指出,特朗普援引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中根本就没有"关税"这个词。
就连特朗普第一任期提名的保守派大法官科尼·巴雷特,也质疑为什么所有国家都需要征收关税。
如果最高法院最终裁定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违法,那后果可就大了。
![]()
截至9月23日企业已经支付了近900亿美元的关税,占2025财年关税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如果裁定关税无效并下令退款,参与诉讼的企业可以直接获得退还,中国企业也可能间接受益。
面对这种局面,纽森选择了正面硬刚。2024年4月,纽森起诉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成为全美第一个采取法律行动的州。
他提出加州应该作为"全球贸易试验田",直接与各国商谈贸易关系,绕过联邦层面的单边主义政策。
国会层面的破冰之旅
除了州级官员,美国国会层面也在行动。
今年9月21日,一个由华盛顿州民主党众议员亚当·史密斯率领的众议院代表团正式访华。这是自2019年以来,美国众议院代表团首次访华,时隔6年的"破冰之旅"。
![]()
这个时间点就在中美元首9月19日通话后两天,史密斯是众议院军事委员会的民主党领袖,代表团5位成员中有3位是军事委员会的成员。
李强总理在中南海会见了代表团,双方围绕贸易、半导体供应链、军事互信、台湾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史密斯会后表示:"中美军方缺乏沟通非常危险,不应该间隔六七年才来一次。"
不仅民主党在行动,共和党内部也有务实的声音。2025年3月21日,蒙大拿州共和党参议员戴恩斯访华,他与特朗普关系密切,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首位访华的美国国会议员。
"休战期"下的务实合作
民主党州官员和国会议员密集访华,离不开一个大背景,中美进入了一年的"休战期"。
中美元首峰会后,双方达成共识,要缓解紧张的双边关系。
![]()
2025年5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在日内瓦举行会谈,发布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6月双方在伦敦举行了经贸磋商机制的首次会议,7月又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了经贸会谈。
从贸易数据看中美经贸关系的韧性依然很强。2024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达到6882.8亿美元,比2023年增长了3.7%。其中中国对美出口5246.56亿美元,增长4.9%。
听其言,观其行
民主党这波对华外交攻势,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考量。
一方面,他们确实希望通过与中国的务实合作来稳定本地经济,特别是在新能源、科技这些与中国产业链联系紧密的领域。
加州、华盛顿州等地的企业和民众,都希望能恢复与中国的正常经贸往来。
![]()
另一方面,这也是民主党在国内政治博弈中的一个策略。通过抢在特朗普之前访华,他们想展示自己在外交上的能力,为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和总统大选争取筹码。
面对美国两党的争斗,最好的策略就是"坐山观虎斗"。听他们怎么说,更要看他们怎么做。
对我们来说需要警惕美国对华政策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美国两党在对华政策上的角力,可能让中美之间的互动变得越来越"碎片化"。
蓝州和红州可能各自有不同的对华策略,联邦政府在制裁和合作之间也可能反复摇摆。
这种局面虽然给中方带来一些更灵活的合作机会,但同时也让建立长期的战略互信变得更加困难。
![]()
中美关系的未来不会因为几次州级官员的访问就发生根本性改变。但至少这些接触保持了沟通渠道的畅通,避免了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
在竞争、合作与对抗共存的局面下,这或许就是当下中美关系最务实的状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