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的一天,一个23岁的年轻人来到了一个青楼,见到有年轻人来,老鸨习惯性出来迎接。可年轻人的一番话却让老鸨有些摸不着头脑,与其他客人不同,年轻人上来就问她这里哪个姑娘最没人找,最老最难看。
老鸨听了感到非常震惊,但毕竟是客人提出的要求,老鸨等人还是给他找来了一个叫海棠的女人。那时,这里的人们或许没有想到,这个年轻人会在日后成为中国文坛的一位大师,而这段经历还成就了他的一部名篇,此人正是郁达夫。
![]()
郁达夫出生在浙江富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他出生后不久,他的家里遭遇变故,父亲早早去世,一家人的生活变得非常困难,全靠母亲支撑起这个家。
好在家里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郁达夫从小就非常聪明,家里也想尽办法供他读书。1910年,郁达夫靠着出色的成绩,与徐志摩等人一起考入了杭州府中学堂,之后他又在嘉兴等地的学校念书。
在求学期间,郁达夫便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他很早就开始创作一些旧体诗歌。后来,他进入了浙江大学预科,在这期间他参加了学潮,因此被学校开除。
求学之路受挫后,郁达夫没有放弃,正好他的哥哥要去日本留学,郁达夫便跟随哥哥一起来到了日本。通过自己的能力,他进入了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
![]()
他在日本学习多年,其间已经开始尝试创作小说,留学期间他还结识了郭沫若等一批学子。后来,郁达夫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学习,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大量国外的小说,其中俄国等国家的文学作品给他带来了很深的影响。
在求学的过程中,郁达夫的生活依旧很艰难,他在异国他乡经常受到排挤。由于家境并不富裕,郁达夫过得非常压抑,这种情况也影响了郁达夫的创作。
当时,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等人组织成立了创造社,郁达夫便是其中的主力。他们都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决定用文学的方式找到国家的出路,在大家的影响下,郁达夫开始创作小说。
![]()
1921年10月15日,郁达夫的短篇小说集《沉沦》出版,这部作品问世之后在国内引发了轰动。郁达夫一下子奠定了自己在国内文坛的地位,他也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力之一,与身边的同志们一起引领着这股文坛新风潮。
虽然在事业上开始取得成功,但郁达夫的生活依旧非常压抑,无论是早年家庭的影响,还是成长过程中情感道路的挫折,都让他的日子过得相当苦闷。
在这种情况下,郁达夫经常会有一些怪异的行为,以此宣泄内心的苦闷。比如他跑到青楼去找到丑女,见到这位名叫海棠的女子后,郁达夫并没有做些什么,而是拉着对方坐下面对面聊天。
郁达夫表示自己之所以要找海棠这样的女子,就是因为自己此时与对方一样,都是社会上的一个边缘人。他们都受到社会的排挤忽视,所以彼此才会有共同的语言。
![]()
通过与海棠的交流,郁达夫发泄了心中的不满,这段经历也激发了他的创作欲,后来他写出了名篇《茫茫夜》。
他并没有过多掩饰,而是将这段真实的经历写了进去,还将自己当时内心的感受完整记录了下来。这部作品也成为他《沉沦》中最重要的一篇,随后他又写出了多部名作,成为国内的知名作家。
在文学上取得出色成绩后,郁达夫的事业发展变得更加顺利,之后他应邀来到北大担任讲师。此后又在国内许多名校任教,在这期间他除了创作小说,还撰写了多部文艺论作。
靠着这些优秀的作品,郁达夫巩固了自己在文坛的地位,名利双收的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与鲁迅等人一起,靠着自己的笔杆子为国内的革命事业做着贡献。
1930年,他成为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成为其中的核心成员。他与鲁迅等人多次发表作品,抗议日军在中国的暴行。
![]()
抗战爆发后,郁达夫来到福建投身抗战大业中,作为文化界的名人,他多次亲临战场慰劳前线将士,还写出一部又一部作品激励人心,竭尽全力支持抗战。
后来,郁达夫又前往了新加坡,担任了新加坡文化界抗日联合会主席,他成为当地华侨抗日部队的领袖之一。他们带领抗日武装不断取得成功,这让日本人非常愤怒,他们开始想尽办法搜捕郁达夫。
1942年2月,日军攻占了新加坡,由于叛徒的出卖,日军掌握了郁达夫的行踪。好在,郁达夫靠着周围朋友的掩护,成功躲避了日军的搜捕。可几年后,日军还是抓到了郁达夫,并在苏门答腊的丛林内将他杀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