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冬季节来临,流感逐渐进入高发期。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感染风险60%-90%,减少重症和死亡发生。近日,省卫生健康委、省疾控局邀请西安市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刘继锋,针对流感疫苗接种注意事项、重点人群防护措施等内容开展专业解读。

一、为何要接种流感疫苗?
(一)高危人群的“保护盾”
![]()
![]()
1.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感染后易引发肺炎等并发症,住院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
2. 6月龄-3岁儿童: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是流感重症高危人群,首次接种需间隔4周接种2剂。
3. 慢性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感染后易加重原发病,接种可减少急性发作风险。
4. 医务人员:日常接触患者,感染风险高且可能传播给脆弱人群,医疗机构应组织全员接种。
5. 孕妇及6月龄以下婴儿的看护者:孕妇可接种流感灭活疫苗,接种后可通过胎盘传递抗体保护新生儿,且不会增加妊娠风险;看护者接种可间接保护婴儿。
(二)群体免疫的“关键一环”
流感疫苗不仅保护个人,还能减少病毒传播。家庭成员、学校师生、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等集体接种,可形成免疫屏障,降低传播风险。

二、接种流感疫苗的注意事项
![]()
1
接种时间:抓住“黄金窗口期”
最佳时间:每年9月至11月,建议在10月底前完成接种。北方地区可提前至9月,南方可延长至11月中旬。
补种时机:流行季内未接种者仍可补种。疫苗接种后2-4周产生抗体,保护作用持续6-8个月。
2
适宜人群与禁忌
优先推荐人群: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孕妇、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及看护人员。养老机构、学校、监所等重点场所人群。
禁忌人群:对疫苗中所含成分过敏者或者有任一流感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史者,禁止接种。
患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以及发热患者,建议痊愈后或病情稳定控制后接种。
既往接种流感疫苗后6周内出现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建议由医生评估后考虑是否接种。
妊娠早期妇女慎用,孕中晚期可接种灭活疫苗。
3
接种后护理与不良反应处理
留观30分钟:监测是否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增快等过敏反应。
局部护理:24小时内保持接种部位干燥清洁,避免搔抓;若出现红肿,可用干净毛巾冷敷;直径超过3厘米或持续疼痛需就医。
72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3天内清淡饮食、多饮水。
全身反应处理:低热、乏力等反应通常1-2天自行缓解;若体温超过38.5℃或持续不退,需及时就医。
避免在接种后2周内进行抗体检测,以防假阳性。

三、如何接种流感疫苗?
预防接种实行属地化管理,如需接种流感疫苗可到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预防接种单位进行接种。如不了解接种单位设置情况,可电话咨询所在区(县)疾控中心查询接种地点。
![]()
最后提醒:预防流感,早接种,早保护。这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守护家人健康、减少社会医疗负担的责任。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接种流感疫苗,共筑秋冬健康防线,安心度过这个季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