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最近,一则消息在商业圈悄然发酵:中国资本正在加速接手国际连锁餐饮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运营权。先是星巴克中国业务传出将由本土资本深度参与甚至控股的消息,紧接着汉堡王中国的控股权也正式易主,由一家中国本土投资机构全面接手。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外资品牌不行了?”但我想说,这绝不是偶然事件,更不是外资撤退的信号——而是一场中国资本精心布局多年的“收复失地”战役。
一、从“引进来”到“拿回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市场经历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再到如今“拿回来”的三重跃迁。
上世纪90年代,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等国际品牌带着先进的管理经验、标准化流程和品牌势能进入中国市场,迅速成为城市中产生活的象征。彼时,中国本土企业尚处于学习阶段,对这些“洋老师”充满敬畏。我们出让市场、引入资本、学习模式,甘愿做学生。
但今天,情况变了。中国不仅拥有了全球最庞大的中产消费群体、最成熟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还孕育出一批深谙本地消费者心理、具备强大供应链整合能力的本土企业。蜜雪冰城、瑞幸咖啡、塔斯汀、霸王茶姬……这些品牌用极致效率、灵活创新和文化共鸣,在与国际巨头的正面交锋中毫不逊色,甚至反超。
于是,一个战略性的转折点出现了:与其继续依赖总部远在万里之外的跨国公司决策迟缓、水土不服,不如由中国资本主导本地运营,让“洋品牌”真正“中国化”。
二、为什么是现在?
星巴克和汉堡王的易主,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多重趋势共振的结果。
。过去十年,星巴克在中国门店数突破7000家,看似高歌猛进,实则增长放缓、同店销售承压。面对瑞幸“9.9元大战”和库迪的疯狂扩张,星巴克的高端定位开始松动。而汉堡王更是长期困于“存在感不足”——在华门店仅千余家,远不及麦当劳(超5000家)和肯德基(超1万家)。它们的全球总部既无力投入更多资源,又难以理解中国市场的瞬息万变。
其次,是中国资本的成熟与自信。今天的中国PE/VC不再只是财务投资者,而是具备产业整合能力的战略操盘手。他们熟悉餐饮赛道、掌握流量逻辑、打通供应链网络,甚至能重构品牌叙事。比如接手汉堡王中国的Tims天好咖啡母公司,本身就拥有咖啡+快餐的复合运营经验;而传闻中可能接盘星巴克中国业务的某头部消费基金,早已布局多个新消费品牌,具备全链路赋能能力。
更重要的是,政策与市场环境支持“本土主导”。在“双循环”战略下,国家鼓励内资掌控关键消费场景的话语权。同时,消费者民族认同感增强,“国潮”不仅是文化现象,更是商业现实。一个由中国人运营的星巴克,或许更能推出符合本地口味的“茅台生椰拿铁2.0”,也能更快响应抖音团购、小红书种草等新营销玩法。
三、“收复失地”,不是驱逐,而是升级
有人担心:这是不是意味着外资品牌要退出中国?恰恰相反。这场“收复失地”战的本质,不是排外,而是主权回归下的效率重构。
想象一下:一家国际品牌,保留全球品牌资产、产品研发体系和供应链标准,但将中国市场的定价权、渠道策略、数字运营、产品创新全部交给深谙本土规则的中国团队。这就像“合资2.0”——不再是50:50的僵持,而是“品牌全球化 + 运营本地化”的深度耦合。
事实上,这种模式已在多个领域验证成功。比如百胜中国(Yum China)早在2016年就从百胜集团分拆独立,如今不仅运营肯德基、必胜客,还孵化出中式快餐“小肥羊”“黄记煌”,市值一度超越母公司。再如屈臣氏、万豪酒店等,也纷纷通过本地合资公司提升决策效率。
星巴克若真由中国资本主导,或许会加速下沉、拥抱性价比、发力茶饮线,甚至与阿里、腾讯生态深度打通会员体系。汉堡王则可能借力本土资本,重启加盟扩张,推出“川辣皇堡”“螺蛳粉汉堡”等爆款——这些,都是远在美国的总部难以想象的。
四、未来已来:中国消费主权时代开启
这场易主潮的背后,是一个更宏大的命题:中国正在从“世界工厂”迈向“世界消费主场”,而消费主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过去,我们用市场换技术;今天,我们要用市场换主导权。这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商业规律使然——谁更懂用户,谁就该拥有话语权。
未来五年,我们或将看到更多国际品牌在中国“本地化改制”:从快消到美妆,从汽车到奢侈品,只要其核心市场在中国,就不得不接受“由中国资本或团队主导运营”的新常态。
这并非终结,而是新生。对国际品牌而言,这是活下去、活更好的机会;对中国资本而言,这是整合全球品牌资产、输出本土运营能力的历史性机遇。
所以,请记住:星巴克、汉堡王的易主,不是外资败退的哀歌,而是中国消费主权崛起的序章。
收复失地,从来不是靠口号,而是靠实力。而今天,我们终于有了这份实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