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网11月11日讯11月11日,都江堰市“匠心守艺”非遗技艺传承行动之“纸见都江堰”文明实践活动在这座“三遗之城”拉开帷幕。活动由都江堰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中共都江堰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聚源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都江堰市职业中学、都江堰市七一聚源中学、都江堰市聚源小学、都江堰市聚源镇三坝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都江堰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纸见都江堰文明实践基地承办,以非遗纸见技艺为核心,通过理念设计、模型展示、互动体验、文化分享等多种形式,让聚源镇中小学生近距离触摸千年纸艺魅力,推动非遗文化在文明之城-都江堰生根、弘扬。
![]()
![]()
以纸为媒,搭建非遗传承桥梁
活动现场,和煦的清风与纸香交融,非遗传承人、师生代表及市民朋友齐聚灌区映象。
都江堰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都江堰不仅有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更有纸见技艺这样沉淀千年的文化瑰宝。本次活动以‘纸’为媒,既是对非遗技艺的守护传承,更是文明实践与文化传播的创新探索,让千年匠心在生活场景中焕发新生。”
![]()
![]()
作为活动核心环节,非遗技艺展示区人气爆棚。天府工匠、非遗纸见传承人现场演示了“侵泡、捣浆、过滤、晾晒”全流程,一张张废旧纸在水中舒展凝聚,随之成型,引得制作的同学惊叹。同时,纸艺雕刻、都江堰山水纸画等特色展区同步开放,传承人以刀为笔、以纸为布,将水利工程、青城秀色等地域元素融入创作,展现了“纸”与都江堰文明的深度交融。
![]()
![]()
互动沉浸,激活全民参与热情
“没想到一张废旧的纸要经过一些工序,可以在我手中制作成如此精美的作品,太神奇了!”在互动体验区,七一聚源中学初二学生曾若鑫同学完成了人生第一副纸见作品,脸上满是成就感。活动设置了水利工程模型、围堰模型、青城山四方亭模型等制作体验项目,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指导参与者,从废纸回收利用到创意创作,让不同年龄段的体验者都能感受非遗技艺的独特乐趣。
针对青少年群体,活动通过趣味讲解、实物展示,科普竹纸技艺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引导青少年树立文化自信。现场还设置了非遗成果展示,展现了非遗传承的新生代力量。
薪火相传,绘就文化发展新篇
“纸见技艺传承至今,靠的是一代代人的坚守与创新。”活动中,深耕纸见技艺数十年的非遗传承人分享了自己的坚守故事,让现场观众深刻体会到非遗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执着与信念。据悉,纸见传承人季国忠所在的科普基地已累计开展非遗体验活动百余场,有本地的传承人,也有远自上海的传承人陈倩倩,这些年轻的力量为非遗“活态传承”提供了坚实支撑。
![]()
![]()
此次“纸见都江堰”文明实践活动,是都江堰市推动非遗传承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下一步,该市将以纸见技艺等非遗项目为核心,持续开展 “匠心守艺”系列行动,通过“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院落”等创新模式,让更多沉睡的文化遗产“活”起来、“走”出去,为“三遗之城” 建设注入深厚文化动能。(来源: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