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理论中,硬皮病属"皮痹""血痹"范畴。《素问》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病机核心在于阳气亏虚,寒凝血瘀。阳气犹如身体内的太阳,温煦不足则寒邪内生,气血凝滞,导致皮肤僵硬、关节疼痛。
曾接诊一位42岁女性,确诊硬皮病三年。她双手皮肤紧绷发亮,指端遇冷变白变紫,关节僵硬疼痛,晨起尤甚。伴有畏寒肢冷、腰膝酸软。
观其面色苍白,手指皮肤不能捏起;舌质淡紫、苔薄白,脉沉细涩。
这一系列表现,正是典型的阳虚寒凝,脉络痹阻之证。
![]()
阳气不能温煦四肢,故畏寒肢冷;寒邪凝滞气血,不通则痛,故关节疼痛;血行不畅,肌肤失养,故皮肤紧绷僵硬。舌质淡紫、脉沉细涩,皆为寒凝血瘀之象。
针对此根本病机,为其拟定温阳祛痹方剂,方选:附子、肉桂等温补肾阳,驱散寒邪;黄芪、桂枝等益气温经,助阳通脉;当归、川芎等养血活血,化瘀通络;鸡血藤、威灵仙等通痹止痛,舒筋活络;地龙搜风剔络,解痉缓急。
此方重在"温通"二字。通过温补阳气从根本上驱散寒邪,配合活血通络改善局部循环,使气血得温则行,脉络得通则痛。
患者服药一月后,手指遇冷变色明显改善,关节疼痛减轻。调理半年,皮肤紧绷感缓解,日常活动灵活许多。
硬皮病的发展如同江河结冰,初期温阳化瘀,方能破冰通络。许多患者因延误治疗,导致关节变形、内脏受累,追悔莫及。
温阳祛痹方剂的价值,在于其温阳散寒、化瘀通络的靶向调理。它不仅缓解症状,更致力于恢复气血正常运行,让患者重获灵活自如。
如果您正被硬皮病困扰,切勿消极等待。抓住治疗关键期,让温阳之法为您化解寒冰,重启灵活人生。
(注:本文仅供参考,用药需根据个体证型调整,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