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中国首个“世界音乐之都”无锡再迎文化盛事。锡山区与天津音乐学院战略合作启动仪式在《歌唱祖国》词曲作者王莘的故乡荡口古镇举行,著名歌唱家、天津音乐学院院长王宏伟在王莘故居前领唱经典《歌唱祖国》。
![]()
音乐为媒,合作落地
启动仪式现场因音乐与情怀的共鸣而格外热烈。王宏伟表示,他曾多次到访无锡,2025年元旦还在无锡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上登台献唱。
![]()
活动现场精彩纷呈,微纪录片《永恒的旋律——人民音乐家王莘》重现王莘经典作品创作历程,琵琶合奏《步步高》奏响民乐传承脉络,荡口实验小学合唱团唱响王莘作曲的《今日幼苗 明日栋梁》……
“站在前辈生活过的地方唱响《歌唱祖国》,每一个音符都带着特殊的分量。”王宏伟表示,此次他是首次来到王莘故居。王宏伟领唱《歌唱祖国》,是整个活动的最高潮。当熟悉的旋律点燃全场,在场者不约而同加入合唱,激昂的歌声在古镇上空久久回荡。
![]()
活动现场,锡山区与天津音乐学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为“王莘爱国精神及音乐理论研究会”“天津音乐学院荡口古镇实践基地”揭牌。王宏伟表示,协议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入新阶段,学院将围绕王莘作品研究、传承与创新开展系列活动,携手锡山区在艺术创作和人才培养上共探新路径。
锡山音乐美学底蕴深厚
锡山“民乐之乡”的底蕴,源于千年文脉积淀与代代音乐人的坚守。荡口古镇作为王莘的艺术起点,水网间的摇橹声、街巷中的江南小调,是他最初的音乐启蒙。时任荡口小学校长华倩朔的教导,更奠定了他的专业基础。
这片土地的音乐传奇从未间断:清代华秋苹在此编撰中国首部系统《琵琶谱》,为琵琶艺术规范化传承筑牢根基;周少梅、刘天华等民乐大师在此切磋革新,推动民族器乐发展;祖籍锡山的阿炳,以《二泉映月》让东方音乐美学震撼世界。
![]()
众多大师加持下,荡口古镇成为“没有围墙的民族音乐殿堂”。70多年前,从这里走出的王莘在天津深耕音乐事业,为学院发展奠基。他创作的《歌唱祖国》,兼具时代豪情与江南韵味,成为全球华人的情感共鸣。
如今无锡荣膺“世界音乐之都”,锡山以荡口古镇为核心激活本土音乐资源,从华秋苹琵琶谱到《歌唱祖国》,音乐基因已融入城市肌理。此次与天津音乐学院合作,正是锡山盘活文脉、赋能音乐之都建设的关键举措。
音乐之都这样发力
“无锡获评‘世界音乐之都’实至名归。”在王宏伟看来,无锡近现代诞生了阿炳、王莘等音乐大家,《二泉映月》更将东方音乐美学推向全球,此次合作是“民乐之乡”与“音乐殿堂”的完美契合。
“要让合作落地生根。”王宏伟介绍,学院将发挥学科与师资优势,对接锡山需求,深入研究王莘作品并开展传承活动,以实践基地为平台,组织师生采风,推动专业艺术与水乡文化融合。
![]()
谈及无锡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王宏伟建议:无锡不仅要传承好王莘、阿炳等本地音乐家的作品,更要利用音乐之力、用文艺作品服务于文化强国建设,通过举办音乐季、音乐节等活动推动音乐产业发展,将音乐打造为支柱产业,以文化振兴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让所有人都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
锡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力保障合作落地,共建“天津音乐学院王莘纪念馆”,通过主题巡演放大家国情怀,促成大师智慧与青春灵感的碰撞。
北仓河记得王莘的童年旋律,海河见证他的音乐深耕,如今太湖与海河因合作相拥。从经典传唱到文脉传承,从校地对接到产业谋划,这场“山海之约”意义深远。锡山与天津音乐学院的携手,必将让爱国之音永续,让民族之韵远播,为无锡“世界音乐之都”谱写更嘹亮的时代乐章。
记者:孙暐
责 编:何白
校对:小阮
编审:朱琰
来 源 : 江南晚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