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很多年轻人看到量子领域很有前景,再一查发现合肥是产业聚集地,就顺着网线来了。”近日,位于合肥的企业国盛量子创始人赵博文感慨道,青年人才看重事业的未来感和方向的正确性,合肥在产业布局上已经具备了这些特质。
国盛量子作为国内首家量子工业测量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于2019年在合肥正式成立。赵博文透露,公司在统计人员构成情况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高层次人才中外地人的占比比安徽本地的还多。
同样被合肥产业生态吸引的,还有零次方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闵宇恒。
今年1月,这位00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带领团队正式扎根合肥包河区,专注于具身智能与具身智能在空间清洁领域的应用。他表示,合肥不仅在资本支持上响应快,还成立了机器人专班、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链接场景、推动产业链协同。实实在在的举措,让企业感受到合肥在推动未来产业上的决心和执行力。
合肥15个月内吸引41万高校毕业生落户,近三年新招引高校毕业生超110万人。人才流入背后,是新兴城市人才战略的成功、城市品牌的升级,是青年群体对合肥发展潜力的集体研判。近年来,合肥GDP已破万亿,城市夜间经济、首发经济、演艺经济、萌宠潮玩、运动社交等青年友好业态蓬勃生长。
合肥在量子科技、核聚变能和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方面率先入局。前沿产业是合肥吸引人才的“硬核筹码”,而这座城市独特的“快慢哲学”与“新城市”气质,则构成了让百万人才扎根的柔软土壤。
作为坚果炒货行业的龙头企业,洽洽食品近年来持续推进产品年轻化与全球化布局,不断在传承中寻找“破局点”。该企业的海外留学生员工华夏是公司国际化战略的参与者,他说,“合肥有一种让人放松的松弛感。”
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南方的广东人,华夏分享了他对合肥的细腻观察:“该拼搏时,这里有志同道合的工作伙伴;该生活时,这里有巢湖等自然旅游景点和一些知名商业,瞬间把你拉回商业化气息浓厚的人间烟火。合肥年轻人很乐于尝试新事物,张弛有度的节奏,让年轻人在这里的奋斗变得可持续。”
这份“归属感”,也完成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最后一公里”。
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自2020年起,先后与全国60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人才引进、长期合作机制;今年9月,合肥启动2025年秋季“高校行”,市区两级人社部门服务保障市各工作组奔赴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26城共60所高校开展引才对接。同时,合肥还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涵盖租房、购房、就业、创业的普惠性补贴。
![]()
引才对接活动。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供图
留住人才,关键在于解决其后顾之忧,营造“吾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近年来,共青团合肥市委通过扩大青年就业圈、生活圈和社交圈,增强青年幸福感。
![]()
合肥青年集体婚礼。共青团合肥市委供图
例如,实施合肥市创业青年成长计划,建成省级青年创业园10个,全面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通过打造“青春市集”、青年集体婚礼、主题Citywalk等品牌活动,以及联动商圈、社区建设覆盖超20万人次的“青年夜校”,为青年提供低成本、高频次的社交与兴趣成长平台。常态化开展的“合青护航”权益维护工作、12355青少年服务台,以及“希望工程”助学等项目,为青年提供全方位“暖心保障”。
![]()
滨纷青年夜校活动。合肥滨纷青年公寓供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