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数”度看合肥② | “科里科气”这样炼成

0
分享至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陶伟

全球科技集群排名五年跃升40位,跻身全球科研城市排名第12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五年增长超3倍……“十四五”以来,合肥以一系列硬核数据,标注出合肥创新发展的高度与速度。

这五年,合肥不仅实现了从“万亿”到“双万”的历史性跨越,更完成了一场从“现象级”到“实力派”的系统性重塑。

2021年,合肥成立中共合肥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打破以往科技工作“各自为战”的局面,构建起“科技局+科创集团+科创基金”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形成全市“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联动的“大科技”格局。

在这一格局下,合肥的战略力量实现了从“单点突破”到“体系布局”的构建。全市财政科技支出占比持续保持在14%以上,13个大科学装置稳步推进,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初具雏形。国家实验室的“总平台”“总链长”作用日益凸显,国家级实验室总数达26家,一批如“九章三号”“祖冲之三号”的重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的关键一环。合肥在全国率先探路,构建了一套全链条、闭环式的转化体系。

一方面,合肥主动“登门入室”,组建市、县两级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和驻外联络中心,像“星探”一样深入全国200多所高校院所,挖掘可转化成果。另一方面,合肥精心搭建“转化桥梁”,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打造“科里科气·科创荟”路演品牌,让技术、资本与市场在此高效对接。五年来,通过这套体系成功转化成立的企业超3400家,其中估值过亿的“种子独角兽”超百家。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创新设立国有成果转化持股平台,破解高校院所“不能持股、不愿持股”的体制障碍;同时设立风险容忍度高达50%的种子基金,以“真金白银”为科创梦想买单。

科技创新高风险、长周期的特性,离不开金融的活水滋养。合肥的回答是:打造一套覆盖企业“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全生命周期的“拨投贷担债”联动支持体系。

对于嗷嗷待哺的“种子期”,有“科大硅谷初创贷”“科技团队贷”,看重的是团队和创意本身;对于快速成长的“初创期”和“成长期”,有以研发投入为核心授信依据的“科技星火贷”,以及面向高难度研发项目的“研发专项贷”。这套“金融组合拳”,有效解决了金融机构“不敢贷、不愿担”的顾虑。

截至目前,合肥科技贷款总量已超6000亿元,为万家科创企业注入了发展动能。

系统的创新生态,最终催生出澎湃的新质生产力。如今的合肥,产业地标熠熠生辉:新能源汽车产量登顶全国城市榜首,新型显示综合排名全国第一,家电“四大件”产量保持全国第一。在代表未来的量子、聚变能源、低空经济等前沿赛道,合肥也已抢先起跑,企业数和专利数位居全国前列。

创新驱动下,合肥科技企业集群蓬勃发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户,五年增长超3倍;科创板上市企业达20家,居全国第6位。拥有独角兽企业10家,排名较上一年提升3位,新晋独角兽企业3家,新晋数量排名全国第4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突破4%。

“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在望。站在新起点,这座“科里科气”的城市,正以其独特的创新系统,奔向更远的未来。

“数”度看合肥① | 从“万亿”到“双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资讯 incentive-icons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487865文章数 560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