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出席交通行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系列活动时倡议,要将中交集团在交能融合、智慧航道、深远海开发等领域的“最强战场”与高校的“最强大脑”紧密结合,联合实施重大科技攻关,共同夯实交通强国建设的根基。
![]()
而在 打造交能融合“最强战场”的背后,则是中交集团重塑利润曲线的努力。
2025年上半年,中交集团旗下的6家上市公司中,5家净利润同比下滑,仅振华重工实现正增长。
其中,中国交建实现营业收入3370.55亿元,同比下降5.71%;净利润95.68亿元,同比下降16.06%。中国交建旗下拥有12家主要工程单位,包括中国港湾、中国路桥、一航局、二航局、三航局、四航局、一公局、二公局、三公局、四公局、中交机电和中交路桥。
而这对于在今年7月掌舵中交的新任董事长宋海良而言,无疑构成重大压力。 因此,如何带领子公司通过融合发展开拓新业务、培育第二增长曲线来提升利润率,从而扭转全线回落势头,就成为宋海良这位“老中交人”上任之后的核心命题之一。
7月上任不久,中交集团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近期中央精神。宋海良即提出,要积极布局新兴海洋清洁能源领域,打造具有中交特色的“海洋能源+”融合解决方案。这是宋海良就任中交“一把手”后首提新理念。
随后,宋海良多次提出推动交能融合发展,并推动跨行业跨部门统一规划、统一实施。
此前掌舵中国能建时期,宋即系统提出过交能融合内涵,即:包括新能源与交通的融合、新能源与建筑的融合、新能源与产业的融合(产能融合)、新能源与数字的融合(数能融合)等几大融合。
基于这一理念,中交集团目前也在全系统范围内梳理第二增长曲线的潜在方向。中交能源院正在以“智慧燃气监管平台”技术提升为抓手,强化科技成果产出,将科技研发与生产实际深度融合,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
中交海外分公司聚焦水务环保、油气矿产、清洁能源、现代农业等新兴领域,加快构建海外新业务板块。
中交水电对外公司围绕水风光储多能互补和新型清洁能源发展,强化“八网融合”中能源网与水网的专业支撑,系统布局第二增长曲线。
中交投资正积极推进向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战略性新兴产业、交通与能源融合、全面数字化等方向转型,开辟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中交长江建设正围绕城市更新、智慧停车、综合能源等领域探索新模式新业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