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1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披露的一则消息,将俄乌冲突背后的情报暗战推向台前。
该局宣称成功挫败乌克兰与英国间谍联手策划的阴谋:以300万美元重金招募俄罗斯飞行员,窃取一架搭载“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米格-31战斗机,此举被俄方定性为针对俄军方的“大规模挑衅”。
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联邦安全局详细披露了阴谋的运作路径。
乌克兰军事情报部门牵头,联合英国情报机构制定计划,通过中间人向俄飞行员开出优厚条件,除300万美元酬劳外,还承诺提供欧洲国家公民身份。
为佐证指控,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播放了据称是情报交易的证据:包含金钱诱惑内容的信息截图与录音片段,画面中显示中间人明确提及“英国方面支持此次行动”。
不过,路透社等国际媒体均表示无法独立核实这些证据的真实性,乌英双方截至目前也未公开回应俄方指控。
此次事件的核心焦点,在于被觊觎的米格-31与“匕首”导弹组合。作为俄军空天军的核心装备,米格-31是目前唯一能搭载“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作战平台。
“匕首”导弹作为俄军方高调宣传的“杀手锏”武器,最大飞行速度可达10马赫,能实施复杂机动规避拦截,可搭载常规弹头或核弹头,其技术参数与作战性能一直是西方情报机构重点搜集的目标。
![]()
军事专家指出,若该战机真被成功窃取,俄方的高超音速武器技术机密将面临泄露风险。
这一指控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俄英长期情报对抗的缩影。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莫斯科始终将英国视为“反俄前沿”,多次指责伦敦煽动战争、协助乌克兰在俄境内实施军事行动,包括克里姆林宫无人机袭击、黑海舰队设施爆炸等事件。
而英国则反复警告俄情报部门正试图在欧洲制造混乱、破坏民主秩序。
双方的情报博弈已从幕后走向台前,此前曾多次互相驱逐外交官、指控对方从事间谍活动。
俄方的指控在国际舆论场引发热议:支持者认为这印证了西方对俄的“全方位遏制”,反对者则质疑事件的真实性,认为俄方可能借此强化国内安保管控、进一步渲染“外部威胁”氛围。
从战机窃夺阴谋到公开情报对抗,俄英乌三方的暗战已渗透至军事、技术等多个维度。
这场围绕高超音速武器的较量,不仅加剧了俄乌冲突的复杂性,更让本就紧张的俄与西方关系雪上加霜。
在缺乏第三方独立验证的情况下,事件的真相或许将淹没在各方的立场博弈中,但可以确定的是,俄乌冲突背后的情报战场,正变得愈发激烈与凶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