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
我跟着线索走。历峰集团的知识产权保护部门先发现问题并报案。他们把直播链接、截图、投诉记录等材料递交给宝山“蓝鲸”护企工作站。警方重视,很快抽调经侦、网安、刑侦等部门,成立了专案组。起初侦查并不容易。直播间背后,公司或个体户的登记信息五花八门,地址常常是虚拟的,发货地址分布在宝山、嘉定、浦东等地,看起来像一盘散沙。
有意思的是,民警盯上了退货地址。经过匿名走访和调取物流数据,大家发现一个关键点:虽然发货点多,但所有人的退货地址,最终都会汇总到同一个仓库——位于沪太公路某工业园区。这个发现,就是突破口。
![]()
蹲守后的画面,让人心凉。仓库里,包裹每天发出数百件。民警跟着物流轨迹,发现仓库工作人员每天还会往返于 1 公里外的顾北路某高档小区和仓库之间。再调查小区监控、物业和周边商户,案情慢慢拼凑完整。一个以沈某、薛某夫妇为核心的团伙浮出水面:两人负责统筹,三名骨干各司其职,形成了“采购—运营—销售—物流”的完整链条。别墅是指挥中心,仓库做临时发货,整个配合像流水线。
收网那天,我在报道端看着行动直播。宝山警方出动 100 余名警力,分组突击。进去后,眼前一幕让人记忆深刻:别墅客厅堆满了印着名牌 logo 的首饰盒,从地面堆到天花板,几人合力都推不开;货架上,假冒的项链、手链、戒指、耳环按品牌、按款式摆得井井有条;有房间被改造成临时包装间,包装袋、防伪标签、说明书一应俱全;地下室里,发现了合金首饰胚、镀金液、仿宝石原料。数据很硬核:抓获犯罪嫌疑人 22 名,现场查获假货 5 万余件,伪造包装物 10 万余件,扣押设备 30 余台,现场假货涉案价值估算超过 2000 万元。
更让人寒心的是作案手法的“专业化”。直播间话术精心准备:反复强调“绝对保真”“支持专柜验货”,会展示伪造的“授权文件”“进货单据”;还制造所谓“尾单”“渠道特供”“海外代购剩余库存”的紧迫感,催人下单。遇到质疑,就统一回避话术,说是“省去专柜租金”“灯光影响”“运输磨损”,有时甚至把消费者骂成“不懂鉴别”的人。表面上看,像是在“做生意”;深一层看,是在用“专业化”的欺骗摧毁市场信任。
历峰集团出具鉴定报告后,更一目了然:所谓“18K 金”,其实是锌合金或铜合金再做薄薄的镀层,镀层不足 0.1 微米,用指甲一刮就掉;标注“天然宝石”的,多为玻璃或树脂,切工粗糙还能看到气泡;防伪标识、logo 刻印粗糙,字体、间距与正品完全不符。犯罪嫌疑人供述了成本与利润:有的合金戒指进货价 3 元,直播卖 199 元;“高端款”进货成本约 200 元,却能卖到 1999 元。自 2024 年初运营以来,累计销售金额突破 5000 万元,非法获利超 1000 万元。这些数字,是冰冷的利润,更是赤裸的欺诈。
![]()
这起案子,映射出几类问题。第一,直播带货监管的盲点。虚假登记、分散发货、逆向物流等手段,给监管和追责带来麻烦。第二,平台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等。直播间的视觉和话术很会“洗脑”,不少消费者在冲动下付款,事后维权又发现证据链断裂。第三,产业链条工整到“工业化”生产假货,这让“打假”不仅是查个摊贩的事,而是要动摇一个完整的违法生态。
我有几点思考要说出来。第一,平台方必须承担更严格的主体责任,对入驻者资质、货源证明、退货去向等,进行全面核查。第二,物流企业要强化可追溯体系,退货汇聚点一旦异常,就应触发异常预警。第三,监管机关需要更灵活的跨部门联动,像这次经侦、网安、刑侦合力,才有可能把链条掐断。第四,消费者也要提高鉴别意识,别被“流量话术”带走理智:遇到明显低价商品,要多问、多查、留证据。
我在想,像这样的案子,如果没有品牌维权团队的持续监测,可能会继续生长蔓延。法律的震慑必须到位;市场的信用也要修复。有人会说,低价买到“名牌”多爽啊。但这种“爽”,是建立在别人受骗、品牌受损、市场秩序被破坏的基础上。长远看,谁也赚不到。
文章最后分享几条实用小贴士,供大家参考:
![]()
我写这篇,既有愤怒,也有无奈。愤怒的是那些靠欺骗发家的人,无奈的是制度和技术还没完全堵住缝隙。案件告一段落,但问题没有结束。监管层、平台、物流、品牌和消费者,都得一起把市场的“漏洞”堵起来。
评论区打开了,大家可以说说亲身经历。你有没有在直播间里买过“低价名牌”?收到货后是什么感受?你觉得平台该不该承担更重责任?我会在下面看大家留言,挑几个有代表性的回复再做跟进报道。您怎么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