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汽车 行业频道】11月6日晚,小鹏X9增程版开启预售,共推出2款车型,预售价为35-37万元,新车定位中大型MPV,基于800V高压平台打造,搭载1.5T增程混动系统,匹配63.3千瓦时5C电池组,CLTC纯电续航452km,综合续航超1600km,并标配双腔空悬+CDC、后轮转向系统、3颗图灵AI芯⽚等。小鹏汽车副总裁发文表示:小鹏X9(询底价|查参配)增程版预售订单打破小鹏X9历史所有同期预售订单数。
![]()
![]()
左:小鹏动力总成负责人顾捷 右: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
当晚发布会结束后,太平洋汽车和多家媒体与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小鹏动力总成负责人顾捷进行面对面交流,就技术路线、产品布局、市场战略、未来规划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度交流。以下是重点内容梳理。
关于小鹏X9增程版定价、小鹏汽车何时盈利?
当媒体提问为何小鹏X9增程版定价比纯电版高?何小鹏则表示:现在只是一个预售价,正式价格还没有出来。话语中能看出小鹏X9增程版正式上市价格会进一步下探,预计会与纯电版起售价一致和更低,目前小鹏X9纯电版起售价为35.98万元。
至于何时盈利,何小鹏明确表示现在不能回答,因为上市公司有规规定。不过何小鹏还是透露一些信息,11月17日会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并提到四季度目标的实现正在稳健前行。此外,何小鹏表示会秉持 "行稳致远" 纲领,先夯实技术、产品、组织、全球化基础,预计2026年进入稳健加速阶段。
与此同时,何小鹏表示小鹏汽车今年研发费用差不多100亿,这还不算飞行汽车,算上飞行汽车费用更高,在中国民营企业研发投入中大概排20到25名。并提到小鹏与很多汽车厂商的研发有很大不同,很多研发费用花在软件上,而非仅在硬件,以前硬件更费钱,现在软件更费钱。
小鹏汽车为何现在才做增程?
![]()
对于做增程,何小鹏坦诚表示:我实际推动了5次增程,我早在2019年第一次推动小鹏做增程,因为我始终认为最终的技术要满足于客户,不过由于公司内部各种原因迟迟没有落地,直到第5次才成功。
与此同时,何小鹏还透露自己决定做增程之后,也劝过蔚来董事长、CEO李斌一起做增程,不过李斌最终没有这样选择。后面李斌也后悔表示未提前做增程以多赚钱。
此外,何小鹏还解释道:每一个公司最后选择的道和术,有可能从很长时间来看会殊归同途,从中间条条道路通罗马,中间选择的方向、策略、迂回的战略、战术不一样,所以我自己觉得在这个上面我和李斌同学都做了同样的思考,最后我们早一点选择,只能是这样的方向。
小鹏超级增程技术核心亮点与差异化?
![]()
顾捷明确表示,小鹏超级增程的核心优势并非单一前沿技术,而是精准的差异化定位与扎实的 "内功",依托纯电领域十年技术积累,尤其是自研全球首款混合碳化硅同轴电驱系统,在体积、重量、输出功率和能耗上都有所兼顾。
![]()
![]()
何小鹏补充,超级增程采用"63.3度电池+60L油箱" 的配置,并非追求参数最大,而是适配全球多元场景——既满足日常通勤的纯电需求,也能应对新疆等地区长途驾驶、加油不便的痛点,给用户灵活选择空间。
今年四季度电池厂商的产能紧缺,小鹏汽车有何措施?
何小鹏无奈表示:这是一个比较偏内部的问题,我不太愿意答的,我只能说一下最近一两周跟我们所有的电池厂商老板都喝过酒了,你已经懂了。
增程市场销量下滑,未来几年增程市场的空间有多大?
何小鹏:我不太关注最近几个月的市场波动数据,你提到的下滑是事实,但不纠结短期市场波动,坚信超级增程将成为燃油车向新能源过渡的关键选择,未来10-20年仍将占据重要市场份额,尤其适配海外及国内基建薄弱地区。
我个人有不同感受,虽无明确逻辑支撑,但我认为未来燃油车用户转向超级增程或增程的可能性会更大。纯电与增程关系并非对立,而是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并行路线,小鹏 "先纯电后增程" 的路径,得益于纯电技术积累带来的成本与性能优势;
何小鹏坦言:造车是 "永不停止的马拉松",比拼耐心、韧劲与对未来的判断,小鹏聚焦技术自研与跨域融合,通过差异化产品与长期主义穿越行业周期。
小鹏汽车产品布局与市场规划?
何小鹏:中国与全球市场同步发力,超级增程技术不仅面向海外基础设施不足的市场,也将填补小鹏在国内部分区域的产品空白,覆盖更广泛使用场景。未来车型扩展逻辑:基于 "一车双能" 架构,所有车型均具备纯电与增程版开发能力,是否推出增程版取决于市场与车型定位,目前P7、G6均已规划增程版。
关于海外生产节奏,何小鹏表示印尼工厂当前优先解决纯电车型的生产与交付瓶颈,增程版海外生产暂未提上日程,需待纯电产能满足需求后再推进。
从赚钱的角度,未来机器人跟飞行汽车哪个会成为小鹏新的业绩提升点?
![]()
何小鹏:飞行汽车和机器人都会对我们商业化有价值,大家会看到飞行汽车肯定明年会量产,Robot会全力以赴,因为Robot的挑战比飞行汽车还要高,说实话,但是我觉得非常有机会,所以我相信未来的数年里面这两条完全不同的交通工具或者出行和服务的工具,他们都会是小鹏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我想强调小鹏的三条曲线,第一个是汽车,第二个是机器人,第三个是我们会把这两个产品真正做到全球,这是我们期望的三条曲线,所以我相信机器人在未来也许如果从10-20年之间可能是现在全球汽车市场的2倍,是一个更加巨大的市场,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到达它的转折点,就像苹果推出iPhone 4的时候,我们相信它会到达,我们在这里面跑的稍微早一点,会继续往前追。(文:太平洋汽车 吴启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