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没有留意过,手环背面总在一闪一闪地发着绿光或红光?这些看似神秘的灯光,其实是手环监测心率和血氧的“秘密武器”。这些数据的可信度如何?背后又藏着哪些技术秘密呢?
省流版
1.智能手环通过绿光监测心率,利用血液流动对光线反射的变化计算心跳频率。
2.手环借助红光和红外光测量血氧,依据不同血红蛋白对光吸收的差异推算血氧饱和度。
3.静息状态下数据较可靠,运动或血氧偏低时误差增大,适合日常健康趋势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设备。
手环背面的绿光和红光到底是什么?
1
绿光:捕捉你的每一次心跳
智能手环采用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PPG)技术,借助波长约520nm的绿光照射手腕部位皮下血管。根据血液透光率随心脏搏动发生的周期性变化,手环可检测到反射光的波动强度,并将这些变化转换为电信号,从而还原心跳节奏。
![]()
图1:心率监测的原理
原理
小课堂
想象你的血管像一条“小河”,河里流淌着许多“红色小船”(红细胞)。手环发出的绿光,就像一台对着河流拍摄的摄像机:
心脏收缩时→“河流”瞬间变宽,“小船”密度增加→更多绿光被“小船”吸收→手环接收到反射回的光变弱
心脏舒张时→“河流”恢复平静,“小船”分散开来→更多绿光被反射回来→手环看到的光重新变亮
手环通过捕捉这种“亮–暗–亮”的脉动性变化循环,就能计算出心跳次数。比如10秒内测到12次循环,心率就是12×6=72次/分钟。
2
红光&红外光:判断你的血氧水平
智能手环可以通过发射660nm红光和940nm红外光,利用血液中两种血红蛋白对不同波长光线的吸收差异,检测血液对光线的吸收程度,从而计算出血氧饱和度(SpO₂)。
原理
小课堂
假如把血液比作是一杯双色鸡尾酒:
上层红色:含氧血(主成分为氧合血红蛋白,可携带氧气,吸收红外线、反射红光)
下层暗红色:缺氧血(主成分为脱氧血红蛋白,不携带氧气,吸红光、反射红外线)
![]()
![]()
图2:红光与红外光作用原理
而手环背面的红光和红外光就像两把特殊手电筒,吸收红外光越多,说明含氧血越多;吸收红光越多,说明血氧越低。同时打开两把手电筒照手腕,通过计算红光和红外光被吸收多少,就能算出血液鸡尾酒里鲜红色占几成——这就是血氧百分比!
3
手环测的数据到底准不准?是智商税吗?
智能手环作为现代科技与健康管理的结合体,已有多项报道对比其与医用设备在实际测量中的表现,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
2025年《BMC Palliative Care》中的一项研究对比了两种可穿戴设备(腕戴式和采用单导联心电图的胸壁式传感器)在住院姑息患者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腕戴设备心率监测可靠性>99%,但血氧监测可靠性仅45.1%。
总体来看,智能手环在某些健康指标的监测上表现接近医用设备,但在某些细节上仍存在差距。因此,手环更适合日常趋势观察,而不能替代医疗设备,尤其在身体出现异常时,应以专业仪器为准。
出行条件改善!宝山又将添一条“便民路”!
Citywalk新路线,快来邂逅一条会“呼吸”的绿丝带~
这家医院为区域工伤康复服务注入新力量!
编辑:孙宇瑶(实习)
资料:上海疾控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