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11月8日,由长沙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湖南信息学院承办的2025年长沙企业(高校、园区)科协协同创新发展大会在该校召开。30余所高校、5家园区及近200家科技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描绘长沙协同创新发展蓝图。
大会以“科协联动·创新共生——构建协同创新创业新生态”为主题,大会期间,“长沙县高校创新创业联合体”启动与“长沙市企事业科协联合会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基地”揭牌成为此次大会重头戏。湖南信息学院作为联合体的核心成员和基地的重要承载方,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创新资源实体化集聚,为科技成果跨越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鸿沟提供了坚实的“试炼场”,显著降低了初创企业与科研团队的试错成本与风险。
在校企合作项目签约环节,湖南信息学院校长助理姜佐军代表学校,就前瞻性合作项目与相关企业完成签约。这些项目覆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是学校推动科研成果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的直接成果,以项目化、清单化方式推动协同创新走深走实。
在以“企业(高校、园区)科协如何发挥作用及如何破解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中,湖南信息学院教授龚芝作为高校代表,与各界专家围绕“破解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展开深度对话。她系统阐述了学校的典型做法与独特价值,指出高校的核心优势在于扮演 “枢纽”与“引擎” ,并分享了学校通过共建产业学院、共享中试平台、构建“政府-企业-高校-学生”协同机制等一系列组合拳,有效整合人才、技术、政策等创新要素,形成驱动区域产业升级的“智慧引擎”的做法与经验。
湖南信息学院副校长李定珍指出,学校始终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使命,致力于打造开放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未来,学校将继续强化“桥心”作用,持续优化“创新创业平台”功能,让更多创新种子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长沙乃至湖南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湘信”动能。(罗艳 龚芝 李子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