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2025年11月,国民党新任主席郑丽文决定出席“白色恐怖秋祭”的消息,在岛内政治圈引发连锁反应。
而最先跳出反对的,便是国民党资深政客、台北市议员蔡正元。
作为党内保守势力的代表,蔡正元对郑丽文的这一决定表现出强烈的抵触,一系列攻击言论迅速在社交媒体发酵。
蔡正元的攻击并非温和的政策商榷,而是带着强烈的标签化与情绪渲染。
![]()
他在脸书连续发文,将郑丽文出席秋祭的行为定义为“颠倒国民党历史定位”。
甚至抛出极端言论,叫嚣“中国国民党以后改名为‘中国国民投降党’,才更名副其实”。
事实上,他的这种立场与其个人政治经历和认知偏差密切相关。
2025年4月,蔡正元因涉国民党“党产”出售案遭法院裁定戴电子脚镣,尽管他声称这是“民进党陷害”,但此事已严重损害其政治形象。
![]()
蔡正元的连续发难,很快引发国民党内部的反弹,其中新北市市长周锡玮的回应最为直接有力。
周锡玮明确表态,郑丽文参加秋祭的行动没有任何问题,传达两岸和解和平的心声更是顺应民心。
而国民党内部分人跟着民进党一起狂批郑丽文,本质上是“同流合污”。
他毫不避讳地呼吁,若党内有人坚持这种与和平大势相悖的立场,“请退出国民党”。
![]()
尽管周锡玮没有直接点名蔡正元,但言辞间的指向性十分明确,成为国民党内首个公开“怒怼”蔡正元的重要人物。
除了周锡玮,国民党团副书记长林沛祥也站出来发声,他含蓄提醒蔡正元不应追着郑丽文不放。
明确认可白色恐怖的真实性,以及郑丽文传达和平声音的合理性。
![]()
一时间,国民党内部围绕郑丽文秋祭之行的分歧彻底公开化,形成了“攻击派”与“支持派”的鲜明对立。
蔡正元与周锡玮等人的激烈交锋,让郑丽文参加秋祭这一事件的关注度持续攀升。
为何一场纪念历史的活动,会引发如此激烈的政治博弈?
![]()
郑丽文秋祭意义
郑丽文出席的“白色恐怖秋祭”,并非一场普通的纪念活动,其背后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两岸同胞的共同期盼。
这场由台湾政治受难人互助会主办的活动,选址在台北市马场町纪念公园。
这座在1950年代处决过2000余名进步人士的昔日刑场,本身就镌刻着民族分裂带来的伤痛。
而第35届秋祭“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两岸同心,振兴中华”的主题,更直接点明了活动的核心诉求。
![]()
这让这场纪念超越了单纯的历史追思,成为传递两岸和解信号的重要载体。
秋祭纪念的核心群体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根据台湾政治受难人互助会的统计,1949至1954年间,仅马场町刑场就处决了2128人。
其中70%以上是追求民族统一、反对分裂的进步人士,他们当中有教师、学生、工人,还有坚守民族大义的爱国志士。
![]()
郑丽文作为国民党最高领导人首次出席这一统派追思活动,本身就是对这段历史真相的正视,更是对这些民族先烈的致敬。
除此之外郑丽文的行动传递了清晰的和平信号,她在活动中明确表态,“出席秋祭活动就是希望两岸和解、两岸和平,未来台湾人民不再因政治理想付出生命代价”。
这番话既回应了秋祭的历史伤痛,也道出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
对国民党自身而言,这场秋祭之行也是一次路线的明确宣示。
![]()
近年来,国民党内部在两岸政策上始终存在摇摆,部分势力为迎合岛内“隐性台独”倾向,刻意淡化统一立场。
甚至主张“用新论述替代九二共识”,这种模糊态度直接导致了年轻一代的认同危机。
而郑丽文的行动,正是对这种摇摆路线的反抗,她在致辞中强调“国民党会坚定地在正确路线上继续走下去”。
![]()
值得注意的是,郑丽文的这一行动也得到了岛内民意的呼应。
活动前后,台湾青年的留言墙写满“致敬英雄”“愿两岸不再分裂”的声音,2025年的民调更是显示,72%的台湾民众认为“和解有利民生”。
郑丽文的秋祭之行,在岛内引发了政治格局的微妙变动,也让这一事件突破了台湾地域的限制,受到大陆方面的高度关注。
![]()
大陆官媒定调
郑丽文出席秋祭、传递两岸和平声音的行动,很快得到大陆官媒的明确肯定。
大陆知名官媒在相关评论中指出,台湾有识之士通过秋祭缅怀那些怀抱爱国爱乡情怀、追求国家统一却惨遭迫害的烈士,这一行为本身就是“祭拜民族先烈的正义之举”。
与此同时,大陆官媒也对蔡正元等人的错误论调进行了严厉批评与精准定性。
评论指出,岛内部分杂音将郑丽文的正义之举污蔑为“颠倒历史定位”,甚至叫嚣国民党该改名“投降党”。
![]()
这种论调“无视历史真相、背离民族大义”,不仅老气横秋,与岛内社会各界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期望严重不符,更与时代和历史大势严重脱离。
这一定性精准戳中了蔡正元言论的核心漏洞,蔡正元反复拿“蔡孝乾叛变”说事,却刻意混淆了“叛徒”与“烈士”的界限。
蔡孝乾作为1950年被捕后供出1800余名中共党员的叛徒,直接导致吴石、朱枫等烈士牺牲,本应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
而蔡正元却将其与秋祭纪念的进步人士混为一谈,本质上是对历史真相的刻意歪曲。
大陆官媒的定调,并非单纯的舆论表态,而是基于历史事实与时代大势的客观判断。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追求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也是历代爱国志士的共同追求。
秋祭纪念的先烈正是这一追求的践行者,郑丽文的参与是对这一历史潮流的顺应。
![]()
结语
国民党作为曾经推动两岸交流的重要力量,如今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是坚守“振兴中华”的遗训,成为民族复兴的推动者,还是被分裂势力裹挟,沦为历史的陪葬品,答案早已写在两岸同胞的共同期盼中。
郑丽文的秋祭之行,为国民党指明了一条顺应民心、符合大势的道路,而这条道路的终点,正是两岸同胞共同向往的统一与和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