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国空军成立76周年的日子,上午9点53分,人民空军社媒账号发布了主题微电影《梦远》,官方一改往日“矜持”,直接让我们逐帧观看,因为里面有“新家伙”!
![]()
按照官方的指示逐帧看完,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复,人民空军76岁生日,意义非凡!
我花了4个小时,总结了所有亮点,截下17张图,为大家带来深度解读。首先从天上飞的固定翼开始。
一、老骥伏枥苏-30MKK
作为我军最先实装主动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的战斗机,苏-30MKK一度是我军东海方向空防主力,“要打赢、苏三零”的口号言犹在耳。
如今,苏-30MKK已经是机体标识都大方展示的老家伙了,当然,目前还是有73架在东部和南部战区的各单位服役,老当益壮。
![]()
苏-30MKK机腹中线挂载2枚俄制R77主动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注意其标志性的格栅尾翼
![]()
苏-30MKK电气接头,舱盖显示需要115/200V、400赫兹交流电
![]()
4架苏-30MKK同框,目前苏-30MKK老部队逐渐实现与歼-16混编接装过渡
二、中流砥柱歼-16
大家数一数,开篇这个镜头里一共出现了多少架歼-16?我数出来至少16架,恰好是4个四机编队的数量。
虽然没有之前南部战区“南霸天”一字排开二三十架歼-16那么壮观,但也是足够强劲的力量展示。
![]()
16架歼-16同框
当然,这部片子里歼-16最大亮点还不是数量,而是首次公开的某型重型精确制导炸弹。
![]()
歼-16挂载的新型重磅精确制导炸弹
看这个翼根挂载位置和对比机体的大小,我猜它至少也是个1000公斤级选手,甚至不排除1500公斤级的可能。
注意其面积巨大的方形尾翼和大展弦比前翼,这个翼面特征表示它并不是此前在珠海航展上出现过的拥有三组小翼面的“云箭1000”1000千克激光制导侵彻炸弹,而是一种新型炸弹。
它的弹体不再是“两头尖”,而更类似两个标准圆柱体,这或许意味着它拥有更高的弹体强度,侵彻钻地效果更好。
三、新锐“剑客”隐身机
不多说,来,歼-20首次公开展示主弹舱发射中距空空导弹镜头!之前空军发过侧弹舱打格斗弹的,这下算是完全公开了。
![]()
歼-20主弹舱抛射中距弹
以及,攻击-11“玄龙”登场!虽然它早在2019年就以模型形式公开亮相,但如今才算是彻底确认进入作战单位服役。
![]()
三机编组,比之前歼-16和攻击-2无人机的配合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攻击-11和歼-16D、歼-20的组合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有人/无人/电战作战编组,歼-20破网+护航、歼-16D电磁信息域全面压制、攻击-11倾泻空地火力,多么悦耳的战斗号角!
注意,美国的飞翼无人机X-47B从来就没进入作战部队服役过,更别说和有人机配合了;俄国人就更别提了,S-70倒是和苏-57配合了——只不过是当了后者格斗弹的靶子,欧洲人的“神经元”还趴在地上呢,我们在这个领域就是目前的世界第一。
大家看攻击-11起飞画面的细节——发动机喷口是固定二元,就像一条缝隙似的,因为它不需要剧烈机动,主要是控制后向雷达信号和热信号,同时机头还有EOTS光电窗口,这个传感器配置至少从窗口面积上来看没准比F-35都大。
![]()
攻击-11起飞画面清晰展示了尾喷口特点和机头的光电观瞄“蓝宝石”
![]()
从正上方观察则非常清楚地展现出攻击-11的飞翼和后缘锯齿设计
四、旋翼机和地空导弹部分
首先,这部宣传片直观地展现了我军空中突击群的作战编成:前后各4架武装直升机直-10护航,中间2架直-20突前、3架直-8随后。
![]()
空中突击群起飞,清楚地展示了兵力构成
一架直-20运输10名士兵也随之展现,直-8货舱更大,当然考虑到随身装备也需要占用空间,这么一个突击群大概可以投送两个排的兵力。
![]()
这个侧舱门拉开的做法有点“鹰里鹰气”
![]()
下机画面,清楚展示10个人
![]()
三架空降兵军的直-8同时进行索降
当然,“随身装备”也是细节,注意看,进舱的士兵手里拿着《流浪地球2》吴京同款反无人机枪,背上还背了一把“喷子”霰弹枪。
![]()
战士手上拿的是反无人机枪
![]()
背上背着霰弹枪——俄乌战场上这玩意儿喷小型穿梭机似乎效果不错,背景里画面左侧是背着装箱无人机的战友
而画面背景中,还有一个跟他显然同乘一架直升机的战友,背着一个箱子——里面装的应该就是FPV类无人机了。
谁说我们不是一支与时俱进的军队?俄乌战场上的进攻和防御手段这不就学过来了吗?只不过我们的无人机和反无人机设备比他们用的先进得多而已。
地空导弹这边的惊喜则是公开了今年分列式上红旗-20防空导弹的发射画面。
![]()
红旗-20发射出筒,可以看到弹体细长,似乎和红旗-9C有类似之处,只不过没有红旗-9C的侧推
这个弹究竟在我军的防空体系中扮演什么角色,还有待更多观察,相信能从以后的报道中发现端倪。
五、重头戏“the Next”
![]()
影片第23分20秒,“新家伙”掠过小卖部时投射在地上的影子,前机身这个生硬的直角让人十分困惑
这个镜头现在引发了评论区网友的“绘画大赛”,我觉得这也是空军的“小心机”,因为虽然它看起来是个无尾飞翼,但和之前卫星在西北某地拍到的那两种巨型飞翼形状都对不上。
![]()
不过考虑到以我们的技术储备,这是第三甚至第四种翼展超过40米的飞翼也不是不可能。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图的影子里,机翼的前缘后掠角并不大,有点像之前彩虹-7那种机翼,或者像最早曝光的52米翼展短飞翼的机翼形状。
所以,我个人猜测这个剪影很可能不是大家想的那个“水”,而是某种巨型高空长航时信息中心节点。
不过矛盾的点是,这个“影子”的机身真的很长,像个燕子似的,如果是ISR平台似乎不需要这么大的机身,所以我们不会真的是根据仿生学原理和柔性蒙皮、变形机翼等技术搞出来了一个兼顾隐形、高速、长航程、大载弹量的“H2O”了吧?毕竟……官媒都呼吁我们逐帧观看,因为有“新家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