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 |山无言
本文为深度观点解读,仅供交流学习
与其依赖所谓的盟友,不如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俄外长拉夫罗夫的发言,无疑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解释。
这句话的来历,这么说的原因
11月9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军事验收》节目采访时,抛出了一句引发广泛讨论的观点:“我们常说,俄罗斯有两个盟友,陆军和海军,但现在还要加上空天军。”
![]()
这句话看似简洁,实则体现了俄罗斯对自身安全、对世界格局以及对大国关系的理解。
这个表态不仅是对历史传统的现代回应,也为今后俄罗斯与中国、美国等大国关系定下了基调。在全球动荡不安的2025年,拉夫罗夫的这番话无疑给国际社会带来了新的思考 角度。
俄罗斯人的“两个盟友”说法,其实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在位时期。
![]()
那时候,俄罗斯就有“只有陆军和海军值得信赖”这样的说法,强调自立自强、依靠自身军事力量应对外部威胁。
而到了现在,拉夫罗夫不仅重申了这一传统,还特意加了“空天军”这个现代元素。这不是简单的老调重弹,而是一种与时俱进的自信。
在当今国际局势下,俄罗斯面对的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地面和海上冲突,更有来自空天领域的新型挑战。
![]()
拉夫罗夫此番表态,既是对俄罗斯历史的致敬,也是对当前国际安全环境的回应。他用一句话,把俄罗斯对自身安全的信心和对外合作的分寸都表达得淋漓尽致。
俄罗斯之所以敢于说“只信得过自己的军队”,不是没有底气的。陆军、海军和空天军这三大力量,构成了俄罗斯国家安全的基石。
陆军一直是俄罗斯的根本。无论是历史上的扩张,还是今天的边境防御,陆军始终是俄军事体系的主力。海军则保障俄罗斯在世界重要海域的存在感,维护其在北极、黑海乃至远东的战略利益。
![]()
而近年来,空天军的快速发展极大提升了俄在现代战争中的威慑力。2015年,俄罗斯把空军和太空军合并,打造出一支既能掌控制空权、又能防御天基威胁的力量,这让俄罗斯在新一轮军事变革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更有意思的是,拉夫罗夫在节目中还提到,俄罗斯的军火出口企业,其实也是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隐形盟友”。
通过军售,俄罗斯不仅赚取了可观的经济利益,更借此稳固了与多国的合作关系,扩大了自己的全球影响力。这种“武器外交”,为俄罗斯赢得了许多关键的战略资源和伙伴。
![]()
中俄不是盟友的原因,美俄的关系
很多人会纳闷,俄罗斯和咱中国关系这么好,怎么拉夫罗夫却没把中国算进“盟友”名单里?其实,这正是中俄关系的独到之处。两国合作走得近,但从不“拉帮结派”。
近些年来,中俄关系确实在不断加深。双方在能源领域达成了长久的合作,还在一同推动人民币结算;并且,双方还在今年9月初推动两国的免签政策,方便两国人民进行旅游、出行。
![]()
然而,双方始终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这一底线,早在2001年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里就写得明明白白。
中俄坚持不结盟,并不是感情不够深,而是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清醒认知。
上世纪的中苏结盟,最终因不平等和利益冲突走向破裂。今天,中俄都明白,只有保持各自的独立性,才能让合作更持久。
![]()
比如在乌克兰问题上,咱中国始终保持中立,既不选边站,也不被卷入冲突,这种灵活性恰恰得益于不结盟的战略选择。
今年,特朗普重返白宫,全球都在关注美俄关系会不会“破冰”。但事实证明,即便美国换了总统,美俄之间的“隔阂”依然难以消除。
今年春天,特朗普和普京通了好几次电话,乌克兰停火是绕不开的话题。
![]()
7月,特朗普公开威胁,如果50天内俄乌没结果,就要对俄罗斯加征100%关税。8月中,双方高调会面,但会后并无实质性进展。普京也多次表态,俄罗斯愿意恢复全面关系,但前提是平等和互相尊重。
一旦涉及到国家核心利益,俄罗斯的底线很清楚:绝不接受美国强加的条件,也不会因经济合作而放弃自身立场。
军控问题上,普京主动表示愿意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但美国需要做出同等让步。制裁与反制,也成了两国互动的常态。这一切都说明,俄罗斯不会轻易倒向任何“超级大国”。
![]()
拉夫罗夫这番话传递的信息,中俄关系的优点
拉夫罗夫强调“只有自己的三军才是盟友”,其实是一种高度的战略自信。面对西方的压力,俄罗斯选择继续强化自身军力,强调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
对内,这是在为国家凝聚共识:“别人靠不住,自己才最可靠。”对外,这是在给世界传递信号:俄罗斯不会被任何国家左右,也不会随便加入谁的阵营。
![]()
在当今多极化趋势明显的国际环境下,俄罗斯更加注重通过自身实力说话,而不是寻找一个“大哥”来依靠。这种态度,也让俄罗斯在中美之间始终保持了自己的独特地位。
与此同时,俄罗斯并不拒绝对话和合作,但前提是对等和尊重。
拉夫罗夫多次强调,俄罗斯愿意在平等基础上与所有国家发展关系,但绝不会放弃自己的核心利益。这也是俄罗斯近年来在各种国际组织和多边谈判中的惯常立场。
![]()
其实,拉夫罗夫的“三个盟友”论也为中俄合作提供了新的参考。两国之间的“不结盟”,反而让双方在合作中更加自信和自在。
没有军事同盟的约束,中俄可以根据各自的利益灵活调整合作方式,既能在安全、能源、科技等领域深度协作,也能在全球性危机中保持自主判断。
这种弹性关系,比传统意义上的结盟更加稳固,也更能应对动荡复杂的国际形势。
![]()
对于整个国际社会来说,中俄这种模式或许就是未来大国关系的一种新的方式。不是非要拉帮结派、划分阵营,而是根据实际利益和共同目标来合作。这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新的思路:主权和独立,是任何伙伴关系的基础。
今年,美欧继续对俄施压,亚太格局瞬息万变,全球的经济和安全都在不断受到威胁。在这种环境下,拉夫罗夫的“三个盟友”论,其实是俄罗斯应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安全保证。
![]()
强大的武装力量,让俄罗斯有底气面对任何外部压力。灵活的外交策略,则为其争取到更多谈判空间。
与此同时,拉夫罗夫的表态也再次提醒大家:在现在这个局势不断发展的时代,靠山终究还是自己。只有真正具备自主能力的国家,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屹立不倒。
拉夫罗夫的话,不只是俄罗斯的“自信宣言”,更是对全世界的一次提醒。与其依赖所谓的盟友关系,不如先把自己给发展好了,自身强才是真的强。
![]()
你觉得拉夫罗夫的“三个盟友”说法背后还有哪些更深的考虑?在动荡的国际局势下,咱中国该如何做?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俄专家:中俄不会结盟的三个原因
2023-06-09 06:31·环球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