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家隋建国,携手全球最先进的机器人工作室TEN X,以科技之手雕琢“空之内核”。
10月,其共创的新作《手中之空的形状1#》被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正式收藏,这不仅是一位亚洲艺术家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一个崭新艺术图景的缩影。
从意大利卡拉拉的古老石矿,到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殿堂,一件雕塑的旅程正悄然重塑艺术的未来形态。
亚洲雕塑进入欧美顶级博物馆收藏
10月,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宣布确认收藏隋建国作品《手中之空的形状1#》,这座顶级博物馆收藏一位在世的亚洲雕塑家作品实属罕见。这件作品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既是隋建国继50年回顾展“跬步与徘徊:隋建国 1974-2024”后,新系列作品的首次亮相,更是他与总部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全球最先进且规模最大的数字机器人工作室TEN X合作创作的新作品。
![]()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现代翼入口
图片由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提供
从卡拉拉开始
隋建国与TEN X的相遇始于一场旅行。
2024年,应TEN X两位创始人Jung Lee和Niki Giusti的邀请,隋建国从北京飞抵罗马,最终抵达世界大理石之都卡拉拉。在那里,隋建国见证了全球最先进的机器人手臂与传统大理石雕刻技艺的无缝融合,他坦言:“我以前也使用过机器人,但这(与TEN X)完全处于不同的水平。它比我熟悉的任何版本都领先和先进。这个新成立的工作室将拥有不同石材的知识、最先进的机器人技术以及一支精通精细细节的传统训练工匠团队集于一身。这是革命性的突破。”
![]()
艺术家隋建国在卡拉拉石矿场
但是对于Jung Lee来说,TEN X不止是突破,更是传统的延续。他介绍:“事实上,这些关键要素中的每一个都不是新鲜事。”天然石材的知识已经通过该镇的几代采石场工人和工匠传承下来。他们经常开玩笑说,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大理石,与大理石同频呼吸。
二十多年前, Niki Giusti开始使用变革性的机器人技术,并将其融入天然石材的雕刻过程。Niki说:“Jung所做的,是以一种全新的、更符合逻辑和现代需求的方式,重新整合这些现有要素,调整并精简关键参与者的利益和驱动力。曾经合理的事物会随时间推移而过时,‘传统与遗产’若不持续创新,反而会成为进步的障碍。有时,需要局外人来打破传统,引入新方法,从而催生革命性的创新。”
TEN X的两位创始人在疫情期间相识,当时Jung正在意大利为亚洲艺术家寻找材料。Jung形容Niki是真正的“机器人耳语者”,他在二十多年前就将机器人技术与石雕结合。当他们相遇时,迅速意识到彼此对这项由Niki开创的变革性技术抱有共同信念。他们明白这项技术潜力巨大,需要以尚未被想象和实现的规模及方式共同开创。因此,这两位来自世界两端、背景迥异的人决定携手合作,2024年4月,TEN X工作室成立。
芝加哥不是终点
收藏的故事同样源于一场相遇的旅程。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拓展事务执行总裁、亚洲艺术部普利兹克专席主任、中国艺术总策展人汪涛博士在2024年因另一项文化项目来到TEN X工作室,他也现场见证了隋建国在TEN X的新作品。
汪涛说:“我对隋建国的雕塑艺术比较熟悉,也充满了敬佩。他近年的创作更是在材料和观念方面展现出独特风格和突破。当我在TEN X工作室亲眼看到这件作品的产生过程时,就决定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应该将隋建国这件具有标志性的代表作纳入我们的收藏。这不仅仅是对艺术家作品的认可,也表明了我们对艺术与新技术发展结合的理解和支持。”当中国顶尖雕塑家与美国重量级博物馆策展人的道路在卡拉拉交汇时,机缘促成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收藏此作的决定。
![]()
汪涛和 Niki Giusti 在TEN X工作室
对隋建国而言,这也是一次极其难得的际遇。“这是我的作品与国际视野交汇的又一重要时刻,继2012年大英博物馆永久收藏《掷铁饼者》及2014年纽约中央公园联邦广场展出《盲人肖像》系列之后,《手中之空的形状1#》是我在2024年的从艺五十年回顾展之后推出的首个新系列作品。我在此作中选择了比利时黑色大理石而非白色大理石,希望它能吸收更多光线,与我此前的金属作品形成对比,走向一种具体的、坚实的‘空之内核’。可以说,这是我现阶段最具创新性的作品之一。”隋建国还表示:“我非常高兴和荣幸能在美国最杰出的博物馆之一呈现我的作品。感谢博物馆、汪涛博士和Jung Lee的促成并使这次收藏成为可能。”
![]()
![]()
![]()
隋建国《手中之空的形状1#》
比利时黑大理石 60×40cm H:100cm 2024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是Jung Lee及其妻子Jeeyoon约十年前首次捐赠作品的美国主要博物馆。“当我们开始收藏艺术时,最初的愿望是建立尽可能好的收藏,并创建一个与公众分享作品的空间。近三十年过去,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我们,视角已然改变。我们认为,成为领先博物馆的重要合作伙伴,对我们而言更具变革性和意义。我们也很幸运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包括Altos Ventures的Han Kim等,他慷慨地为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收藏隋建国的《手中之空的形状1#》提供了资金支持。我们计划在未来继续并扩大努力,将更多顶尖亚洲艺术家的作品引入美国博物馆。”
![]()
藏家Jung Lee 和 太太Jeeyoon Lim
顶尖艺术家与前沿技术的结合,加之支持亚洲艺术与博物馆的慷慨赞助人的共同信念,使这次机缘交汇为一种慈善模式提供了新蓝图——提升艺术家作品,丰富公共文化机构。
![]()
左至右:Jung Lee, 汪涛, Han Kim
(来源:Hi艺术)
艺术家简介
![]()
隋建国,1956年生于山东省青岛市,1984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得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得硕士学位,现居住和工作在北京,为中央美术学院资深教授。
隋建国在自己四十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对创作观念、作品形式、媒介选择、时空经验等多个方面都有深度理解和认识。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艺术展,并多次参加国际艺术群展。
个展:“生灭与真如——隋建国”(壹美美术馆,中国北京,2019),“体系的回响——隋建国1997-2019”(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国北京,2019),“体系:隋建国2008-2018”(OCAT,中国深圳,2019),“肉身成道”(佩斯画廊,中国北京,2017),“盲人肖像”(中央公园弗里德曼广场,美国纽约,2014),“隋建国的掷铁饼者”(大英博物馆,英国伦敦,2012),“运动的张力”(今日美术馆,中国北京,2009),“隋建国:理性的沉睡”(亚洲美术馆,美国旧金山,2005)等。
群展:“物之魅力”(郡立美术馆,美国洛杉矶,2019),“海南城市公共艺术计划——来自中英的艺术家”(海口日月广场,中国海口,2018),“罗丹百年大展”(大皇宫,法国巴黎,2017),“三人同船”(玛格基金会美术馆,法国尼斯,2015),“城堡中的花园——第九届巴腾贝格雕塑双年展”(德国法兰克福,2013),“见所未见,UNSEEN——第四届广东双年展”(广东美术馆,中国广州,2012),“重新发电——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馆,中国上海,2012)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