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丁聪扶掖《钟鼓楼》

0
分享至



吴祖光先生在世时一大爱好,就是请客吃饭。饭局有时设在家里,更多是在餐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多次被祖光先生邀约聚餐。那时有餐馆慕祖光先生大名,且饭局上来的多是文化名人,希望祖光先生在那里安营扎寨,给大大的折扣,甚至可以免单。祖光先生为其书写了“生正逢时”的横幅,店主将其悬挂在最明显处。祖光先生也确实在那里邀约的饭局多一点,但他并不希冀折扣或免单,他请客全凭一腔热情,花多少钱全不在乎,调换餐馆多种口味,兴之所至,随店而安。我多次应邀与宴,觉得那是他的行为写作,也可以说是内涵丰富的行为艺术。



《钟鼓楼》插图 丁聪绘

祖光先生生于1917年,1937年才二十岁的时候,就写出了抗日剧本《凤凰城》并搬上了舞台。1941年他编剧的《正气歌》通过对拒绝向侵略者投降的历史人物文天祥的讴歌,表达了广大民众对日本侵略者抵抗到底的心声。此剧在重庆演出时,我父亲是热心观众。1942年我母亲在成都躲日本飞机轰炸时生下我,那时汪精卫提出所谓“和平路线”,实际就是主张投降日本,父亲愤恨至极,母亲问父亲给我取什么名字,按辈分我是心字辈,父亲就说必须武力抗日,遂为我取名刘心武。我出生那年,祖光先生写出了成为中国话剧经典的《风雪夜归人》,1957年我十五岁,那时已随父母在北京定居七年,上高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了此剧,我看了两次,觉得领悟到其人文精神,喜欢得不得了。因此我跟祖光先生是有缘分的。

祖光先生饭局所邀,主体是他的同侪。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他和一些作家、画家、演员、报人、歌唱家,常聚在一处简陋却还宽敞的居所,后被戏称为“二流堂”。这个称谓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我比较认同这一种:那时重庆文化名人云集,比他们辈分高名气大的一流文化人多的是,他们就甘于被称作二流以自嘲。上世纪八十年代祖光先生邀约的饭局,当年“二流堂”健在的人士多有现身,当然也延伸到一些与其相关的其他文化人,我见到的就有丁聪沈峻伉俪、黄苗子郁风伉俪、黄宗江阮若珊伉俪、王世襄袁荃猷伉俪……也见到过杨宪益先生以及“二流堂堂主”唐瑜等人。

饭局上常见到漫画家丁聪,他比祖光先生略大,一起度过青春期,一起成名成家,一起经历坎坷,一起生正逢时,一起在改革开放中继续绽放才华。他们之间的那种贯穿一生一世的深厚情谊,体现在一笑一颦、只言片语,甚至相对无言的微妙气场中,令我尤其感动。我曾看到过丁聪年轻时的照片,分明是个帅哥,但我结识他时,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他的相貌本身就已经是一幅漫画,总是笑嘻嘻的,就餐时只拣肉吃,尤爱肥多瘦少的红烧肉。他自称爱人沈峻是他的“家长”,沈峻虽年近花甲而风韵犹存,我早耳闻沈峻为丁聪健康着想,在饮食起居方面对他多有约束,但在饭局现场,我却并未见到沈峻对夫君有什么“家长做派”,往往是,随丁聪自便,她会凑到新凤霞或郁风身边单聊,有时还咬耳朵,一起开心地笑。这种饭局虽然不乏谐谑调侃,但绝无低俗粗鄙成分,聊的主要还是文学艺术,比如祖光先生会聊到当年拍摄程砚秋《荒山泪》戏曲艺术片时,程先生觉得自己身材高大且发胖,怕出镜时失却美感,祖光先生就跟他说:“电影片子,‘电影骗子’也!我有办法帮你藏拙!”又比如郁风会提到她刚淘到一张布鲁克纳第八交响乐的黑胶唱片,“这个版本好极了,尤其第三乐章!”黄宗江则会大声臧否新上映的电影,比如盛赞达式常在《谭嗣同》里的表演,而对另一部电影里知名男演员的表演不以为然……这于我而言,都是极其宝贵的熏陶。

那时候我已经发表了一些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正撰写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钟鼓楼》。出书时文末有明确交代:“一九八三年三月十七日开笔,一九八四年五月三十日竣稿。”我一九八〇年从北京出版社调到北京市文联成为专业作家,在北京出版社我曾参与大型文学刊物《十月》的创办。《十月》双月刊是我的娘家,竣稿后的《钟鼓楼》当然交付《十月》,但当时主持编务的副主编告诉我,当年第五期已经编好,鉴于《钟鼓楼》篇幅达三十万字,需分两期连载,则只能是一九八四年第六期刊发上半部,转年一九八五年第一期刊发下半部。我一听慌了。我私心想参加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而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的参评作品,必须是至迟在一九八四年底前公开刊发的。如果《十月》那样安排,《钟鼓楼》就只能再等四年去参加第三届的评选了。

怎么办呢?急切里,我想到了章仲锷。老章原是我在北京出版社时的同事,那时他已与龙世辉、崔道怡、张守仁共享“京城四大名编”的美誉,我在《十月》刊发的中篇小说《如意》《立体交叉桥》,都是经他手编发的。他跳槽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杂志,也还编发过我的中篇小说《嘉陵江流进血管》,他有见地,有魄力,如果他看了觉得好,他是能够说动《当代》在一九八四年第五、六期连载的。当然,如果《当代》刊发了,也就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书。

我就把《钟鼓楼》书稿交给了章仲锷。他很快看完,马上提交终审。负责终审的副主编看了大半就告诉他感觉很好,可以考虑撤掉已经编入的某些作品推迟到来年刊发,在《当代》第五、六期连载《钟鼓楼》,推荐参评第二届茅奖。老章把这个情况告诉我,我心花怒放。


《钟鼓楼》插图 丁聪绘

但是当老章把进一步的想法告诉我时,我惶惑了。老章说他打算去找丁聪为《钟鼓楼》配上插图。我本能地说:“那怎么行?丁老长我二十六岁,是我的父辈,他出道时,我还没有出生,我十四岁的时候,买到过他一套给鲁迅《阿Q正传》画的插图,是装在一个硬壳封套里,好多张,像连环画一样……”老章打断我:“我也让丁聪给《钟鼓楼》画好多张。”我说:“他给鲁迅的小说画插图,另外给老舍的小说画插图,都是老一辈作家,他给画插图的例子也不多,给年轻一辈作家小说画插图,好像还从来没有过,这《钟鼓楼》是我第一次尝试写出的长篇,况且还没面世,怎么好意思让丁老插图?”老章说:“你不是常见到丁聪吗?最近就有机会吧?你当面求他吧。”我说:“怎么好意思开口?”老章不耐烦:“你一边歇着去,我去找他。《钟鼓楼》还要出书,封面扉页、装帧设计,我一股脑让他包下。”这更让我紧张。我说:“丁老很忙的,《读书》杂志每月封二一幅配图就够他画一气了,《钟鼓楼》都还没完成终审,《当代》这就要编入,画插图,得先阅读全文,再考虑如何大体均匀地插入,而且我这小说少说也三四十号人物,又具体规定了钟鼓楼四合院的背景,画起来很麻烦的,丁老很快就是古稀老人了……”老章摆摆手:“终审看完一部分,我给丁聪送去一部分,抓紧画,流水作业,完全来得及。你这人,给你锦上添花,倒弄成让你寒冬抱冰了!”老章不愧“京城名编”,为了一部他看上的稿子刊发、出书,他总争取尽善尽美,为达目的,竭尽全力。章仲锷2008年去世,我好怀念他。

我跟老章发生上述争执不久,就又接到饭局邀约,去了以后,丁聪沈峻伉俪俨然在座,我坐在离他们较远处,很不自在,心想本来我跟丁聪沈峻前辈关系挺融洽的,别因为这插图的事情显得我不懂事,尴尬起来。他们见我都点头示好,然后和他们同辈老友畅聊起来,言谈极欢。记得那次有黄永玉到场,他比祖光和丁聪先生小七八岁,虽已花甲,但血气方刚,那天他是骑摩托车来的,戴顶法兰西帽,抽个大烟斗,席间尽显风流倜傥,妙语连珠,带来满屋欢笑。正当大家被他逗得前仰后合,他却抱拳后离席,一会儿听得楼下摩托车发动声与车轮摩擦路面声,瞬息远去,真个是“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祖光先生他们的饭局可以迟到早退,从未有过因座次的虚礼揖让,开席后也无劝酒敬酒的俗套,主客还时常自然而然地离开餐桌另觅沙发座椅形成若干个“话语岛”,美食固然要享用,更重要的是在友情中陶醉。丁聪沈峻伉俪旁边的餐椅空出,我就走过去坐下,羞怯地问丁老:“章仲锷找您给《钟鼓楼》画插图啦?……”本想接下去说:“真不好意思,哪能劳动您呢?打扰了,您别在意……”没想到他笑嘻嘻地说了六个字:“读了。好看。我画。”我心里一惊,又一暖,都不知道该怎么回应为好。沈峻阿姨一旁笑对我说:“我抽看了几段。那个海大妈,把虚荣当自尊,笑死人,你写得贼好!”她那“贼好”的褒词,说明她虽然祖籍福建,却因定居北京多年,驾驭北京话相当熟稔了。她跟我说:“我这个‘家长’拍板了,小丁已经起稿了!”我那时心里的忐忑一扫而空,注满了甜水儿。

为了《钟鼓楼》,丁聪搁下别的活计,专注地为《钟鼓楼》绘制插图,还为《当代》刊登时特绘了题图,对于请他为出书进行装帧设计,竟也一口答应,这里固然有章大名编善于约稿的功力,因为确实喜欢而慨然扶掖后辈的热情则是关键。


《钟鼓楼》插图 丁聪绘

丁聪为《钟鼓楼》精心绘制的七幅插图,呈现了书中七个重要场景,从细节上显示了钟鼓楼下、四合院、杂居、世俗、脱贫奔富等地域、时代背景要素,书中三十个角色在插图中生动亮相,他是漫画家,因此画笔下的人物都带滑稽感,揶揄、幽默、调侃、谐谑的意蕴令人回味,画面中辐射出褒其善良、颂其质朴、讽其庸俗、刺其卑劣的多种指向,总体上笼罩着大悲悯情怀,与我的写作初衷紧紧相扣,就是老北京市民不管良莠多么不齐,磕碰摩擦在所难免,但到头来,绝大多数凡人还是能够互让互谅,以老北京市民文化传统中的人际至宝——温润宽厚,来一起迈进迎面的新时代、新生活。他的这七幅插图,离开小说文本单看,也会觉得有趣,不仅画出了个性鲜明的单体,还特别生动地呈现了角色间的互动或互避,画面中戏剧张力十足。

《当代》一九八四年底前刊完《钟鼓楼》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书,丁聪设计的封面雅洁大方,选择了接近浅咖啡的中间过渡色为底色,右下方的鼓楼剪影既精准又富有漫画意味,配上书法家傅家宝题写的书名,抢眼又润目。扉页右下方钟楼剪影也十分提神。这个四十年前的初版压膜签名本在旧书网上最高报价已达1899元。

《钟鼓楼》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荐参评第二届茅盾文学奖,有天忽然接到《文艺报》副主编吴泰昌电话,他似乎是在评委投票出结果以后立即致电给我,语气急促言简意赅:“你得了!李凖全票,张洁少一票,你少两票!”我高兴坏了。

获奖后某天,我忽然看到《光明日报》刊出前辈韦君宜的长文《我喜欢长篇小说〈钟鼓楼〉》,那时长期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的韦君宜刚刚离休,她那些年审阅签发过多少长篇小说啊,再好的文本,恐怕也会审美疲劳,而她竟由衷地发表长文肯定我、鼓励我。许多人有所不知,1978年我还是北京出版社文艺编辑室编辑,有次因为某原因,还顶撞过她,她真是个直来直去的爽快人,觉得我不对,劈头盖脸就批评;觉得我写得好,不计前嫌径直叫好,她那篇文章没有客套话,没有废句赘语,就是扎扎实实地道出好在哪里,她为什么喜欢,为什么推荐。我看到文章后翻找出多年未拨通过的电话号码,向她致谢。她说《当代》每期自然都要送她,她没有时间精力都看,是偶然见到一九八四年第六期,刊登的是《钟鼓楼》的后一半,首先引起她注意的,是丁聪的插图,眼睛一亮,于是先把小说后一半看了,再找上一期,补看了上一半。我说:“这么个看法,您也能喜欢?”她说:“你这小说的好处,是翻开哪一段都能看下去。”这是至高的评价了,而引线,是丁聪的插图。


《钟鼓楼》插图 丁聪绘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一位同辈人跟我说:“都什么年代了,丁聪还是那种把每根线条都要交代清楚的画法!”当时老舍的话剧《茶馆》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演出,他也是类似议论:“《秃头歌女》《等待戈多》都出来好多年了,怎么你还那么欣赏《茶馆》?”他的想法有他的道理,上世纪八十年代,同辈人以及比我们更年轻的一些创作者,都崇尚“现代性”,更膜拜“先锋性”,在那种想法下迸发的创新激情,确实也给中国文艺增添了许多突破性的文学艺术奇葩,那是至今值得肯定与怀念的一段历史时期。但我一贯不薄旧韵赏新曲,总觉得文学艺术本应百花齐放,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有其涌现甚至崛起的道理,现实主义更有其延续壮健发扬光大的充沛活力。丁聪的漫画,在西方抽象绘画崛起之后,那种把每根线条都要交代清楚的写实画法,确实显得“守旧”,但极具个性,你把他的画混入中外古今所有画家的画作中,总能一眼认出“那是小丁”,就是大体同时代的中国杰出漫画家,丰子恺、华君武和他的作品,尺幅大小相近,总体的写实追求都明显,其风格差异也一眼能辨。丰子恺作画多有留白,具象为体抽象为辅;华君武与丰子恺一样多用软笔作画,但华的漫画更多依赖文字的相辅相成,揶揄多于幽默;丁聪的硬笔线条画则规整流畅,幽默温情大于讥刺尖刻。

《钟鼓楼》不是爆发式畅销书,但从1985年至今四十年间,已有三十四种版本,仅人民文学出版社就有十三种版本,其近年的平装本、特装本、典藏本每年总要加印几次,或3000册或5000册,算得是长销书吧。2019年学习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作为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联合出版了精装本《钟鼓楼》。我国香港、台湾地区早有繁体字竖排本出版。日译本于1993年在东京出版。英译本2021年由美国亚马逊穿越出版社出版,2022年《纽约客》杂志将《钟鼓楼》英译本列为年度英文好书。2023年《钟鼓楼》西班牙语版在西班牙出版。1985年《钟鼓楼》由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拍摄成八集连续剧,获得第三届巴西里约热内卢国际影视节评委特别奖。2022年《钟鼓楼》改编的话剧在国家大剧院等处演出。


写作多年,成绩有限,《钟鼓楼》算是可以提起不羞的成果吧,而扶掖过它的丁聪前辈,已于2009年仙去,其恩情我没齿难忘。丁聪曾为许多文艺界人士画像,也曾为我画过一张(上图)。最近有人看到说,怎么把你发量画得那么丰满啊?找出一张1988年与丁聪先生的合影(下图),请看,他多写实啊!


2025年10月6日于温榆斋

原标题:《丁聪扶掖《钟鼓楼》 | 刘心武》

栏目主编:舒明 文字编辑:谢娟

来源:作者:刘心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北京这晚,郭晶晶用凸起的“小肚子”,给内娱审美上了生动的一课

北京这晚,郭晶晶用凸起的“小肚子”,给内娱审美上了生动的一课

娱乐圈笔娱君
2025-11-11 16:06:53
网友吐槽:进了一批新国标电动车,根本没人买,又是赔本的生意

网友吐槽:进了一批新国标电动车,根本没人买,又是赔本的生意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11 06:00:03
河南省纪委监委:文海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河南省纪委监委:文海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鲁中晨报
2025-11-11 18:31:02
警惕:4000点成股市天花板,韭菜太多镰刀不够用

警惕:4000点成股市天花板,韭菜太多镰刀不够用

微评社
2025-11-11 13:18:43
苹果新配件iPhone Pocket亮相:将手机“随身穿戴”,1299元起售

苹果新配件iPhone Pocket亮相:将手机“随身穿戴”,1299元起售

IT之家
2025-11-11 17:26:06
卖茅台低于市场价将被罚?抖音电商回应

卖茅台低于市场价将被罚?抖音电商回应

新京报
2025-11-10 23:57:29
三角恋?陷害曾医生和副院长的人遭曝光?是一个叫汤淑珍的女人

三角恋?陷害曾医生和副院长的人遭曝光?是一个叫汤淑珍的女人

汉史趣闻
2025-11-11 19:40:24
高市早苗涉台言论后,急盼美国支持,特朗普:日本也不算美国朋友

高市早苗涉台言论后,急盼美国支持,特朗普:日本也不算美国朋友

临云史策
2025-11-11 22:00:26
资本大撤退,英雄联盟迎来了最危险的时刻?

资本大撤退,英雄联盟迎来了最危险的时刻?

圈内师老师
2025-11-10 18:07:03
中国商业火箭再次失手,和SpaceX差距在哪?

中国商业火箭再次失手,和SpaceX差距在哪?

财视传播
2025-11-11 17:07:39
广东92-73辽篮!球员评分:3人表现完美,3人满分,2人不合格

广东92-73辽篮!球员评分:3人表现完美,3人满分,2人不合格

多特体育说
2025-11-12 00:38:58
祖某某与曾某都在一起7年了?网友曝更多细节,祖某曾酒后吐真言

祖某某与曾某都在一起7年了?网友曝更多细节,祖某曾酒后吐真言

十九妹
2025-11-11 15:38:20
哨兵被队友遗忘,深埋地下9年,发现时仍坚守军需库,双目已失明

哨兵被队友遗忘,深埋地下9年,发现时仍坚守军需库,双目已失明

兴趣知识
2025-11-11 21:20:51
山西一女老板实名举报国企负责人后被打 该负责人已被撤职

山西一女老板实名举报国企负责人后被打 该负责人已被撤职

上游新闻
2025-11-11 21:27:04
中国国防部正式通告全球:决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卷土重来

中国国防部正式通告全球:决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卷土重来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09-13 09:38:07
全运会乒乓球!男单8强赛对阵出炉 林诗栋剃光头 梁靖崑1-4爆冷淘汰

全运会乒乓球!男单8强赛对阵出炉 林诗栋剃光头 梁靖崑1-4爆冷淘汰

刘哥谈体育
2025-11-12 00:21:41
解放军72小时行动后,民进党内讧加剧,矛头指向赖清德

解放军72小时行动后,民进党内讧加剧,矛头指向赖清德

阿筀田间生活
2025-11-10 19:56:26
争议!全运会王曼昱4-3险胜,不和谐一幕:球迷一边倒加油至破音

争议!全运会王曼昱4-3险胜,不和谐一幕:球迷一边倒加油至破音

大秦壁虎白话体育
2025-11-11 18:00:45
深圳湾部分区域临时管控!最新通告

深圳湾部分区域临时管控!最新通告

深圳晚报
2025-11-10 23:47:00
集中开展一次大排查、深挖背后腐败问题!省委书记部署,聚焦这一重要工作

集中开展一次大排查、深挖背后腐败问题!省委书记部署,聚焦这一重要工作

政知新媒体
2025-11-11 22:10:54
2025-11-12 01:59:00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82050文章数 7577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美得令人窒息!印度美女照片震撼上线!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时尚
旅游
教育
家居
公开课

舒淇,东亚女孩的恨海情天

旅游要闻

11月11日最佳情报|淄博池上镇山川如画,五龙潭公园泉清柳黄

教育要闻

老师们不奢望减轻什么负担,只希望能实行8小时工作制!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