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土行孙
今儿来的人不少啊,我很欣慰啊。
主办方很热情,让我来谈谈汽车。我就是一说相声的小学生,隔行如隔山,来这儿说汽车不合适。可人主办方又说了,现在汽车圈儿可是越来越搞笑了,需要引进德云社这样的先进搞笑经验。好吧,却之不恭,我就来说上两句。不过咱可事先说好了,任何一方都不允许率先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法律武器哈!
相声呢,讲究的是四门功课,说学逗唱。我觉得这四门功课也同样适合汽车圈。咱先聊一聊这“说”。和相声圈说个绕口令不一样的是,汽车圈要能说ppt。
这一段您先来来:“花二十万买一小车,兹儿兹儿升级嘎巴嘎巴充电,接村头跑出去您猜怎么着,崴了”。崴了没关系,可以盖遮羞布啊。知道为啥咱传统段子里有《卖布头》吗?一出事,这盖布头可是真快啊,这么说吧,来得比交警还快!我可知道车里面的自动报警装置派啥用的了,敢情是第一时间通知盖布头来啊!
![]()
“他怎么那么黑,气死猛张飞,不让黑李逵,在东山送过碳,在西山挖过煤,还在那汽车公司干过索赔……”以前车企出事第一时间通知售后服务部,现在出事第一时间通知公关部。我这里有个建议,说不说在我,听不听在您啊,某些汽车公司全体一起学唱《盖布头》吧,跟我们相声演员早上喊嗓一样,这属于刻苦训练基本功啊。这才是真正的全员营销呢。
咱再说说这“学”。说句实话,这是相声圈应该向车圈学习的。我们相声圈学个大鼓、学个京戏、学个口技,这都是学。学个皮毛,看个热闹。可你们车圈可是真学啊,不能说学得相似吧,只能说是一模一样。
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相声演员学,很高兴观众说我们学得像。唱戏被说唱得像周信芳,唱大鼓被说唱得像骆玉笙,这都是长脸的事儿。可你们车圈不一样,学得像还要否认,必须强调从头到尾没有一处是“借鉴“被模仿对象的。所以要说赚钱,还得是你们造车的狠呐。
更厉害的是,你们学完还可以申请专利,让无知群众分不清谁是原配,谁是小三儿。话说回来,这可是我见过最狠的小三上位了。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也就算了,可你们还净横着走啊。每当说到这个话题,冯小刚导演就会站出来说“这么漂亮的一台汽车,就因为模仿了一些局部,就被大家冷嘲热讽!这还有王法吗?这还有法律吗?”法律从来是为善于擦边的人创造的,用来讽刺和奚落那些不敢擦边的人--这就是某些人的法制观吧。
还有四门功课里这个“逗”。对不起啊,我没有读过什么书,可我总觉得这是一个错别字。特别是看完汽车圈的那么多新闻、八卦,我觉得这个“逗”应该是“斗”的通假字。说学逗唱应该改为“说学斗唱”。
咱们相声圈的内斗大家都知道了,有造谣的,有举报的,有扣帽子的,有打黑棍的,我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免得你们学坏。可是“盼着死同行”的这种内斗精神在咱们汽车圈好像也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唯一不同的是,相声圈的斗,主要是主流相声大战德云社;而汽车圈的斗,则是世界大战、疯狂撕咬,属于那种跨市场无差别的厮斗,且有杀疯了的感觉。似乎大家都感觉战斗是一件特给劲儿的事儿。
我在相声圈说过,有骂街这功夫去把相声说好,这比啥都强。同样的道理也适合车圈啊,咱把请黑公关的钱省下来补贴消费者,或者给员工加点工资,这多好!何必做一些龌龊而上不了台面的事儿呢?把同行说死了,也不能帮你卖出一张票去。说相声是这样,造汽车也是这样。
以前侯宝林先生说,在旧社会,是相声演员自己把相声这行当变成了下九流。咱吃汽车这口饭的各位,可要为这个行业留一些起码的体面吧。别让别人说搞汽车的也是下九流。您说是不是这理儿呢?
![]()
最后咱说道说道这“唱”。大家之前有误解,以为唱个戏啊,唱个曲儿啊,都是唱,可这是学唱,属于四门功课里的“学”。相声本门儿的唱,唱的得是太平歌词。那么汽车行业本门的“唱”又是什么呢?学唱的又是什么呢?
所有人都在重新定义汽车,电气化也好,智能化也罢,这些都没有错。但是别忘记本门的功夫,就是交通工具。只要是交通工具,它就首先要完成安全、位移和消费者乘坐体验这三个最核心的问题。以前手机电池爆炸,这手机就不能上飞机。可你们这汽车爆燃,怎么就还能上路呢?是因为飞机比汽车贵,还是因为飞机比人命贵?我想说,汽车所有的衍生和扩展,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是基于核心功能的叠加而不是取代。这三个核心功能也不是选择和弃取的问题,而是必须全面发展。
拿相声来说,创新可以突破单口对口群口,但四百人一起说的那是合唱相声;创新可以使用声光电,可直接带上服化美还预设角色的那就是小品。相声在表演元素方面是有天然限制的,但在表演节奏和切换方面反而有兄弟艺术形式不具备的优势。这就是相声的独特魅力。艺术品类之间彼此借鉴是常事,也是好事。但一味妄自菲薄,那就不是“拿来主义”,而是“投降主义”了。
相声是如此,那么汽车呢?汽车的未来应该怎么借鉴,怎么发展呢?汽车到底应该怎么“唱”呢?我不是汽车专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只能说说相声的事。
第一,2000年左右的时候,大家都不听相声了,很多人都认为相声已死,电视和小品的普及让相声已经被时代淘汰了。可德云社在2005年的爆火让很多人重新审视相声,大家又开始相信这个行业里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了。原来被宣判死刑和真实的死去不是一回事情,有时候人们需要的只是回到事物原来的样子,只是要更纯粹。
第二,时间是最好的质检员。相声在我们可见的历史中就有过很多创新,有些站住了,有些自然就淘汰了。唯一的标尺是,观众、消费者是否买单。一旦所有人都一窝蜂的赶潮流,而这个潮流却没有市场的背书,只是一种政治正确,那么就会产生行业性的危机。相声在世纪(参数丨图片)之交差点灭亡,正是大量伪创新和无效创新的结果。我相信汽车行业里读书人多,应该比我们相声圈更懂得这个道理。
相声和汽车一样,都是有门槛的。
相声看上去太简单,是个人就会说话,会说话就会说相声。所以这个行当以前都是半路出家的居多。有厨子、有警察、有邮差,还有送外卖的。市场繁荣的时候,会一两个段子一炮而红,也能评个笑星,混个脸熟。车圈似乎也一样,有卖手机的,有造扫地机器人的,还有卖耗子药的。这都没啥,任何行业都不是少数人的俱乐部,只要有资本,守法律,愿赌服输,你就可劲儿来吧。
![]()
但有一点,做一个行业就要对一个行业有敬畏之心,而不是自以为自己就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对于这个行业规律性的东西,要理解,要学习。不要以为成为明星企业,就不再是外行了。人红得太快不是好事儿,你都笑星了,再回去每天背贯口喊嗓子从基本功做起,肯定就不乐意了。
企业也是一样,你都明星企业了,一大帮资本哭着喊着追着你投,你就以为掌握了宇宙的真谛了,感觉聪明的智商又占领高地了?我最烦外行来瞎指挥,指手画脚。你一厨子要发明新的菜可以,但至少要搞清楚哪个是炒勺,哪个是漏勺。你拿个痰桶炒菜说是革新,那TMD谁敢吃啊。
外行兴许比内行更容易关注一些长期被忽略的细节,也更容易借鉴一些新的概念和做法,但这本质是脑筋急转弯式的头脑风暴,而不是系统的颠覆和创新。我这里并不是说外行不能通过学习变成内行,但一个外行变成内行的永恒前提条件是你得知道自己是一个外行。这不是绕口令,也不是贯口,而是我的一些感慨。
最后我要说的是,说相声的郭德纲和造汽车的雷军们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抓住了风口的人。唯一的区别是,郭德纲崛起于相声舞台从荧屏转移到互联网的这个巨大风口,因此更懂得流量能载人,也能淹死人。
![]()
也许大家更喜欢以前的郭德纲,因为他敢说真话,敢刺刀匕首。而现在大家总感觉老郭变得保守了,沉默了,是不是年纪大了?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不是老郭的年纪大了,而是他的身份变了,已经从一个非著名相声演员变成德云社这家企业的班主了,身上背着几百口子人的吃喝嚼谷,不能让企业和员工被不可控制的流量置于危险之中。这是责任决定了行为。
而很多汽车大佬却只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他们眼里的流量世界简直如童话世界一般的和平和美好。行吧,教会人走人行道的永远不是交通法规,而是交通事故。不过我得提醒一句哈,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人,首先必须足够能喝啊……
演出接近尾声,按照惯例,我这里要给大家唱《大实话》了。这两天一直在各个品牌新车上市赶场子,嗓子不在家,就不唱了。但是我把大实话里最重要的话抄在下面,供各位观众咀嚼回味:
“要说亲,消费者亲,顾客卖家心连着心呐,曾记得早年间有这么几句话,没有市场不养能人。”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发言的全部。我这里必须声明,我的发言不代表德云社、郭德纲先生的官方态度,也与任何企业没有任何关系。如有联想,纯属自作多情。哼,现在谁家里没有几个法律顾问还敢乱发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