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灰色的飞翼形机体从洞库中缓缓驶出,与两架歼-20组成战斗队形,这一幕被永久定格在中国空军转型的历史记忆中。
11月11日,中国空军发布了一部名为《梦远》的形象宣传片,其中一个短暂却极具冲击力的画面瞬间引发全球军事观察家的热议:被称为“玄龙08”的攻击-11隐身无人机与两架歼-20隐形战机组成编队,展示了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的全新模式。
这一画面不仅象征着中国空军建军76周年的实力展示,更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未来空战的模样正在被重新定义。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微电影里的大玄机
《梦远》微电影中,攻击-11无人机的亮相方式颇具匠心。影片通过机场旁一个普通家庭的视角,展现了人民空军76年来的发展历程。而在这部充满温情的作品中,**攻击-11与歼-20的协同画面**虽然只出现了短短数秒,却成为整部影片的技术高潮。
这一场景的震撼力在于它的实战化背景。攻击-11不再是单独飞行,而是融入了中国空军的作战体系。军事分析师指出,这种编队方式暗示攻击-11已具备与有人战机进行数据链互通、协同行动的能力,而非简单的遥控驾驶。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攻击-11被赋予了“玄龙08”的战术编号。这一细节表明,该型无人机可能已经装备部队并形成战斗力,而非仅仅停留在原型测试阶段。
![]()
攻击-11的卓越性能
攻击-11并非首次公开亮相。在2019年的国庆70周年阅兵中,它就已经作为无人机方队的领队首次公开示人。但与当时单独展示不同,此次微电影展现的是其融入作战体系的真实状态。
从技术角度分析,攻击-11采用了典型的飞翼式布局,这种设计最大的优势在于隐身性能。整个机体表面平滑流畅,没有任何垂直尾翼,机身与机翼完全融合,能有效分散雷达波,降低被探测概率。
据《航空知识》杂志披露,攻击-11的机体采用复合材料制造,进气道位于机身上方,进一步减少了雷达反射截面。其隐身性能甚至超过了传统的隐形战机,使其能够穿透严密的防空系统,执行侦察和打击任务。
在武器配置方面,攻击-11内置两个弹舱,可携带多种精确制导武器,包括空对地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其最大载弹量据信可达2吨,足以对各类高价值目标实施毁灭性打击。
![]()
西藏部署的战略意义
今年8月至9月间,西方商业卫星在西藏日喀则机场捕捉到了攻击-11的部署迹象。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为它表明攻击-11已经能够在高海拔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行。
日喀则机场海拔超过3800米,空气稀薄,对飞行器的发动机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攻击-11在此地的成功部署,证明其动力系统能够在极端条件下保持稳定工作,具备了**全疆域作战能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卫星图像显示攻击-11与歼-20S双座型隐形战机同时出现在该基地。这一配置强烈暗示中国空军正在测试有人机与无人机的协同战术,其中歼-20S的后座飞行员可能专门负责指挥控制多架攻击-11无人机。
军事专家认为,这种组合将大幅提升中国空军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作战效能。攻击-11可以前出执行高风险任务,即便被击落也不会造成飞行员伤亡,而歼-20则可以在相对安全的空域进行指挥决策。
![]()
“忠诚僚机”概念的实战化
攻击-11与歼-20的协同,体现了现代空军作战理念的重大变革——“忠诚僚机”概念正在变为现实。
在这一概念下,无人机不再仅仅是有人战机的补充,而是成为作战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架有人战机可以指挥多架无人机,形成作战“蜂群”,从而在战场上获得数量和质量的双重优势。
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也在积极开发类似的“忠诚僚机”项目,如美国的XQ-58A“女武神”和澳大利亚的“幽灵蝙蝠”。然而,攻击-11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已经进入了实际部署阶段,而非仅仅停留在技术验证层面。
《战区》网站的分析报告指出,攻击-11可能已经在中国军队中服役超过50架,形成了初步的作战规模。相比之下,美军的同类项目仍处于测试阶段,尚未形成建制化战斗力。
![]()
引起国际高度关注
攻击-11的进展迅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国军事专家普遍认为,这代表着中国航空工业在无人机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美国《驱动》网站刊文称,攻击-11的隐身设计和作战能力“改变了西太平洋地区的军力平衡”。该文进一步指出,这种无人机能够有效应对现代化的防空系统,为有人战机开辟安全通道。
日本防卫省在最新发布的《中国安全保障报告》中,首次将攻击-11列为“需要特别关注的威胁”。报告认为,该型无人机可能被用于对日本西南诸岛的先制打击,对日本的防空体系构成严峻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国家对中国无人机技术的进步表现出复杂的态度。一方面,他们承认中国在相关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另一方面,他们也强调将继续发展反制手段,应对无人机带来的新挑战。
![]()
未来空战的革命性影响
攻击-11为代表的隐身无人机,很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未来空战的形态。
传统空战强调战机之间的格斗能力,飞行员的素质和战机的机动性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而在无人机时代,体系作战能力的重要性将大大提升。
无人机可以承担多种任务:它们可以作为侦察先锋,渗透敌方空域搜集情报;可以作为电子战平台,干扰敌方通信和雷达系统;可以作为导弹载机,在有人机的指挥下发射远程武器;甚至可以组成自杀式攻击群,饱和摧毁敌方防空网络。
对中国空军而言,攻击-11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增添了一种新型装备,更在于它推动了整个空军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这种转型涉及作战理念、编制体制、训练模式的全方位变革,其影响将远远超过单一武器平台本身。
攻击-11在微电影中的惊鸿一瞥,背后是中国空军76年不懈发展的积淀。从当年的“马拉飞机”到今天的隐身无人机,人民空军正在经历由传统空军向战略空军的历史性跨越。
无人机与有人机的协同作战,仅仅是一个开始。随着人工智能、自主决策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空军的面貌必将超出我们今天的想象。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