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今天咱聊聊美国政府停摆这事儿。
10月1日午夜,美国联邦政府说停摆就停摆了,非核心部门关门,100多万联邦雇员要么没工资拿,要么被迫休假。
![]()
这一停就是40天,刷新了美国历史上政府停摆的时长纪录。
您可能想问,好好的政府咋说关门就关门?两党好不容易达成协议,这事儿到底是咋解决的,背后又藏着哪些门道?
民生先被“摆了一道”
政府停摆最先受影响的是普通老百姓。
![]()
停摆一开始,食品援助计划(SNAP)就停发了,4200万低收入群体吃饭成了问题。
好多人去超市买菜,发现原本能领的补贴没了,只能勒紧裤腰带。
航空领域也乱了套,因为管制员没工资还得上班,工作状态受影响,航班延误、取消的情况大增,不少旅客的出行计划全被打乱。
![]()
政府部门关门,一些公共服务也停了。
比如国家公园关了,游客没法去游玩;签证办理变慢,好多人出国计划被迫推迟。
还有更严重的,核安全部门因为停摆,部分工作人员休假,核设施的安全监控出现漏洞,这可是个大隐患。
![]()
经济方面也不好过,每周得损失70亿美元,第四季度GDP增速预计往下掉,企业和投资者都跟着心慌。
两党为啥吵这么久?核心矛盾就这俩搞不清
美国两党为啥总在预算问题上卡壳的朋友,咱得先明白他们的核心分歧。
表面上看,共和党和民主党在支出额度和政策附加条款上吵得不可开交。
![]()
共和党主张精简政府开支,觉得好多部门花钱大手大脚,甚至提出要裁员;民主党呢,更关注民生,想保障医疗保健、食品援助这些老百姓离不开的支出。
但往深了说,两党在《平价医疗法案》补贴上的分歧才是关键。
![]()
民主党希望延长加强型医保补贴,让更多人能看得起病;共和党却想通过设置工作门槛,削减这部分开支。
为啥争这个?说白了,两党都有自己的政治算计。
![]()
共和党想借停摆推进“小政府”理念,民主党则把民生议题当成中期选举拉票的筹码。
您说,两党都盯着自己的选票,谁能真正把老百姓的需求放第一位呢?
协议达成:暂时解渴,隐患还在
经过40天的扯皮,两党终于达成协议,启动投票程序。
协议内容主要有这些:给联邦政府提供资金到2026年1月30日,确保农业部、退伍军人事务部等关键部门的预算,还撤销了停摆期间的裁员通知,给雇员补发工资。
![]()
看起来挺全面,为啥说隐患还在呢?首先,协议只是临时妥协,资金有效期就到明年1月底,医保补贴等核心问题没彻底解决,到时候说不定又得吵一架。
其次,投票过程不一定顺利。
参议院需要60票赞成,部分议员可能因为选区利益或意识形态反对;众议院虽然共和党占多数,但民主党议员对医保补贴没直接延长不满意,可能会搞点小动作。
![]()
最后,总统政府和议会的关系也微妙,之前特朗普政府推动裁员,现在协议撤销裁员条款,政府会不会有意见,这都不好说。
再看看美国的预算制度,本身就有缺陷。
宪法规定政府支出得国会批准,流程复杂,参众两院得一致同意才行,这就给了两党博弈的空间。
![]()
而且这些年国会总靠短期拨款维持政府运作,没好好制定年度预算,停摆风险越来越常态化。
从历史上看,21世纪后停摆次数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说明两党极化越来越严重,政治妥协越来越难。
美国政府停摆本质上是两党政治博弈的结果。
老百姓看着两党今天谈崩、明天接着谈,心里肯定闹心。
![]()
民生问题被当成谈判筹码,政府运作靠临时协议维持,这制度咋看都有点不靠谱。
虽然这次协议达成让政府暂时重启,但根本矛盾没解决,未来还可能出问题。
对美国来说,当务之急是解决两党极化问题,完善预算制度,别总让停摆成为政治工具。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这事也给咱提个醒:不管啥政治制度,老百姓的生活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
希望美国两党能少点套路,多点真诚,别再让停摆这种事儿折腾老百姓了。
这么一看,美国政府停摆40天,表面是两党妥协解决危机,背后却是政治体制的深层问题。
这次协议能不能顺利实施,未来还会不会停摆,咱就接着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