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财经报道,北京,上海等地有投资人收到税务部门通知 要求对境外投资收益进行补税!
2、知名资本市场咨询专家投行小兵某书写到,有几个炒港股的朋友已经补了炒股的个税了原则就是:以前亏损的不算,只要你现在有股票炒股赚钱了就得交个税。所以,我的朋友亏了几百万交了十几万的税。
3 、其实这不算新闻了,澎湃新闻早就报道,2025年以来,投资港美股的中国居民(多通过富途、老虎等券商开户)陆续收到跨境投资收入个税补税通知,需在6月30日前完成2022-2024 年追溯期内的申报,补税包含税款及滞纳金;
4 、补税收法律依据是中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居民个人需就全球所得纳税,近期催缴增多核心与CRS(共同申报准则)推进(实现 150 + 司法管辖区金融信息交换)及跨境监控技术强化有关;
补税税率方面,资本利得税、股息红利税通常为20%(港美股部分场景有特殊税率),实操中部分地区允许同一纳税年度盈亏互抵,投资者需自查留存交易凭证,复杂情况可咨询专业人士,通过 “沪港通 / 深港通” 炒港股可享 2027 年底前转让所得免税优惠。
5 、炒股收益纳税,天经地义,就我了解的在美股,如果短线交易,盈利了税收很高,如果是超过一年,税收就只要 20%。
![]()
税务通知:要求对境外投资收益进行补税
11月10日,从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多位人士处了解到,他们于近期收到来自税务部门的通知,要求对境外投资收益进行补税。
已有投资者完成补税
“我自己核查的数字与税务机关给的比较接近,但没有交换回来的那么多。我最后坚持按自己的数字缴纳的。”一位个人投资者在社交平台透露,他刚刚完成了境外投资收益的个税补缴,主要为美债利息收益及分红股的股息收益,并未涉及太多股票交易。
这意味着,除了此前网传的买卖股票所得收益,获得境外债券利息、股息也需要补交个人所得税。不过,从该投资者晒出的纳税金额和股息、利息金额估算,税率与网传信息一致,均为20%。
根据这位投资者的说法,其接到了税务机关的提示信息,故主动前往如实申报。申报数据需要自行统计,与税务机关收到的境外资产信息交换数据进行对照。若两方数据差异较大,且纳税人坚持以自己统计的数字为准,则可能面临二次细节核查。应纳税额按年统计,同年盈亏相抵,不可跨年抵扣。
《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第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纳税申报:(四)取得境外所得”。
因此,只要是我国公民,具有我国国籍、户口,在我国境内有居住地,构成我国居民个人,其负有无限纳税义务,需要就境外股票投资取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税务机关如何发现?
此次审查并非突如其来,随着全球税务信息交换机制CRS(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共同申报准则)的实施,中国税务部门可通过金融机构获取居民的境外账户详细资料。实际上,税务部门从去年开始便加大了对居民境外收入申报问题的处理力度。
目前全球已有120多个国家及地区实施CRS机制。中国于2018年9月正式加入CRS信息交换。上报内容包括账户持有人的身份信息、账户余额、交易记录、股息红利及资本利得等。
中国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承诺实施并于2018年底前开始首次信息交换。
例如,某境内居民通过香港券商APP炒股,该券商应当根据CRS规则履行尽职调查程序,负有识别、收集并报送金融账户涉税信息的义务,包括收集账户信息,姓名、税收居民国、纳税人识别号、现居地址、出生地、出生日期,以及该账户公历年度内收到或者计入该账户的收入总额,并将信息申报至中国香港税务局。中国香港税务局再将涉税信息交换给国家税务总局。然后,国家税务总局将涉税信息传递至居民工作或户籍所在地的税务机关。
来源:第一财经、券商中国、国际投行研究报告
![]()
![]()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发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对任何因或间接使用本公众号涉及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就点赞、在看、分享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