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别不信,民国那会儿有个将军,文能提笔写诗作画,武能骑马打枪开飞机,英文日文说得比本地人还溜,就连蒋介石见了都得客客气气问上一句“吴先生怎么看”。这人就是吴石,福建闽侯螺洲镇出来的奇才。1894年生人,家里虽说不算富贵,可书香门第,父亲吴国琬是晚清举人,在陈宝琛办的螺洲公学教书。小时候叫“萃文”,听着就一股子文人气,可谁能想到,这书生最后走上了刀尖舔血的谍战路。
![]()
螺洲这地方,说起来挺神的。清朝出了“父子四进士,兄弟六科甲”的陈家,还有林则徐、严复、林纾这些响当当的人物,文脉厚得很。吴石从小在公学旁听,打下的底子不是一般孩子能比的。1910年,16岁进福州开智小学堂,第二年转格致中学,赶上的还是辛亥革命那阵风浪。一个读书人,没跟着潮流走仕途,反倒一拍脑袋参了北伐学生军,你说这人是不是有点“轴”?
![]()
后来进了武昌第二预备军官学校,两年后升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这可是中国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课程照搬日本和德国,理化数学地理样样来,外文还得学五种——英、日、德、法、俄。军事专业更不用说,战术、地形、兵器、工兵、炮兵、筑垒一套全齐,还得实弹射击、野外测量。别人学得头晕,吴石倒像鱼入大海,拼了命地啃书、训练,年终、毕业考试全拿第一,直接被叫上了“军校状元”。那一届的同学,有张治中、白崇禧;后来的陈诚、周至柔、顾祝同,见了他都得喊一声“学长”。
![]()
可惜,这状元头衔一开始也没啥用。毕业后回福建想干事,结果军阀李厚基根本不信这些“科班生”,吴石被迫四处漂泊,参加民军、征闽军,跟过冯玉祥,也搭过张贞的班子,像片落叶,风往哪吹,人往哪跑。
![]()
1929年冬天,他咬牙去了日本,一连上了炮兵学校和陆军大学。又是两场第一,又是个“军校状元”。日本人服气,同学服气,背后都传他是“十二能人”——能文、能武、能诗、能词、能书、能画,英语日语流利,骑马、射击、开车、游泳样样精通。你说这是人还是全能战士?
![]()
回国后,1934年当上陆军大学教官,又被军委会拉去研究日本军情。他对日本了解太深,成了公认的“日本通”。蒋介石早年也在日本留过学,炮兵出身,俩人经历对得上,自然格外看重他。抗战一起,老蒋几乎每周召见,专问他日军动向。
![]()
1941年,白崇禧推荐他去第四战区当参谋长,从幕后走到前线。1944年湘桂战役,日军猛攻,吴石急报求援,可老蒋愣是按兵不动,就为了保存自家实力。眼看防线崩塌,百姓死伤无数,吴石心都凉了,私下常叹:“国民党不亡,天理不容!”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他心里的天平开始倾斜。1947年暗中向共产党传递情报,1948年正式入党。靠着“军中状元”的名头和国防部参谋次长的身份,他能接触到核心机密,干起“红色特工”来如鱼得水。可惜1950年,因叛徒出卖,在台湾被捕,枪声一响,人走了,消息断了。
可那又怎样?有些人死了,还活着。#实事热点头条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