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近日,俄罗斯军队向乌克兰发起了新一轮大规模袭击。这次袭击来势汹汹,时机也选得很特:正值秋末冬初,正是乌克兰人为即将到来的严冬做准备的时候。
波尔塔瓦州、哈尔科夫州、基辅州、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等多个地区的能源和铁路设施都成了攻击目标。
特别是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第聂伯罗市,一栋九层居民楼在深夜被无人机击中,造成两人死亡、十一人受伤。这样的袭击显然不是针对军事目标,而是直接威胁着普通百姓的生命安全。
![]()
说实话,这种打法让人很不舒服。居民拉里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心有余悸:"弹片全都飞到了我睡觉的床上",要不是运气好,后果不堪设想。
另一位居民玛雅更是困惑地表示,"这里什么都没有,只是普通建筑"。
从数据来看,这次攻击规模确实不小。俄方投入了45枚导弹和约450架无人机,乌克兰空军虽然拦截了9枚导弹,但还是有26枚导弹和52架攻击型无人机击中了25个地点。
![]()
截至8日上午,袭击已造成4人死亡,整体伤亡在过去24小时内达到十人遇难、近五十人受伤。
俄罗斯国防部称此次使用了"匕首"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等高精度武器,声称是对乌克兰攻击的回应,目标是所谓的"军工复合体企业及支持其运营的天然气与能源设施"。
但问题是,这种大面积的基础设施破坏,最终受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
能源之困背后的现实压力
这轮袭击带来的连锁反应比想象中更严重。包括基辅市、基辅州、哈尔科夫州在内的多地都实施了紧急停电措施,乌克兰边境口岸甚至因为停电影响海关数据库而暂时关闭。
能源部长斯维特拉娜·格林丘克不得不出面表示,这是"敌人再次对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发动大规模攻击"。
值得注意的是,自10月初以来,这已经是俄方对乌克兰民用天然气基础设施的第九次大规模攻击。频繁的袭击已经严重破坏了乌克兰的天然气生产能力,现在他们不得不考虑从欧洲进口昂贵的天然气来填补缺口。
![]()
格林丘克透露,随着冬季临近,乌克兰正与国际伙伴协商将天然气进口量提高约30%。
冬天对乌克兰来说本来就是个严峻考验,现在雪上加霜。乌克兰的能源安全高度依赖于核电站,占发电装机容量的50%,但在战争环境下,这种集中化的能源结构显得格外脆弱。
一旦关键节点被破坏,整个电网都可能陷入瘫痪。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平台上强硬表态:"莫斯科对能源基础设施的每次袭击,旨在冬季前伤害普通民众,都必须引发针对所有俄罗斯能源的制裁回应,无一例外。"他这话说得很明白,既是对国际社会施压,也是在寻求更多支援。
事实上,乌克兰现在迫切需要的是更多防空系统来保护关键基础设施,以及远程导弹来反制俄方的能源和军事设施。
但问题是,他们上个月向美国申请的战斧导弹已经被特朗普政府拒绝了,这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
不过乌克兰也不是完全被动挨打。最近几天,基辅的无人机袭击导致俄罗斯边境城市别尔哥罗德和沃罗涅日断电断暖,别尔哥罗德约2万户家庭受到影响。
同时,周六乌克兰无人机还对伏尔加格勒地区的能源设施实施了"大规模袭击",一座变电站遭袭后在数小时内恢复了供电。近几个月来,乌克兰军方确实加强了对俄罗斯炼油厂、管道、泵站等基础设施的攻击频率。
![]()
这种你来我往的能源战,说到底伤害的都是两国的普通民众。但在战争逻辑下,双方似乎都认为摧毁对方的能源基础设施是必要的战术手段。
眼下冬天马上就要到了,乌克兰民众能否平安度过这个寒冬,不仅取决于本国的应对能力,更取决于国际社会能提供多少实质性帮助。
格林丘克信誓旦旦地说"乌克兰今冬仍将拥有光明与温暖",但能不能真正做到,恐怕还要看接下来几个月的局势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