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还是服软了,在内外压力下,他们打算派代表团来中国谈判,在此之前,中方提了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没有商量的余地。
让荷兰尴尬的是,欧盟竟然没有帮腔,反倒是认同中方的立场。这下,荷兰的脸是真的挂不住了。
![]()
事情的源头,还是因为荷兰政府强行接管了安世半导体,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把中方投资者排除在外。荷兰的目的就是想用政治手段掐断中企在高科技领域的影响力。可问题是,商业不是政治,市场也不由哪个国家随便干预。
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中方立刻还手,断供了芯片,把账户体系改成了人民币结算,彻底让荷兰总部断了后路,没货、没钱、没办法,荷兰总部这一个月几乎靠啃老本过日子。
现实就是这样,拿捏不住中企的荷兰,这才明白自己玩脱了。于是又赶紧表示愿意“赴华磋商”,只要中国愿意恢复供货、解决财务纠纷,他们愿意谈。
大棒落下了又想起来好好商量了,这种虚伪的态度,大多都是表面上的,想谈也得看中方同不同意,毕竟主动权在中方手里,荷兰想硬气也硬不起来。之后,中方表示同意谈,但想谈行,得先满足三个前置条件。
![]()
第一,荷兰要赔偿中国企业的损失。第二,要恢复中方管理层的合法控制权。第三,要正式道歉,保证以后不再玩这一套。毕竟问题是荷兰制造的,不可能一句“误会”就想混过去。
最让荷兰没想到的,是欧盟的态度。往常只要出点对华争议,欧盟都会象征性地站在自己人那边。可这回不一样,欧盟没有力挺荷兰,反而还表示理解中国的立场,还说要“敦促荷兰纠正错误”。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你们荷兰闯的祸,自己收拾。现实往往让人无可奈何,欧洲的经济得靠中国市场,德国的汽车、法国的化工、意大利的机械,全离不开中国的订单,在利益面前,没有人会替荷兰硬撑。
其实,荷兰这次是自己搬石头砸了脚。接管安世的时候,他们以为能借着“国家安全”名义卡住中国,但没想到中方根本不吃这套。
![]()
断供之后,荷兰的生产链彻底停摆,还丢了巨额税收,糟糕的是,他们的国际形象也塌了,那些和中国有合作的欧洲企业看在眼里,荷兰政府的信誉实在是差劲。
这次,中国不断算让荷兰蒙混过关了,也是给荷兰自负的一次教训。过去,他们的老思维认为,中国只会忍,只会妥协。
可现在不一样了,中国已经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说“不”,在芯片产业链里,中国的市场、产能、技术都在迅速成长。没有中国的支持,欧洲的高科技产业根本运转不起来,中方这次必须强硬,公平不能靠施舍,合作必须靠尊重。
从整个过程看,荷兰有三大错误。第一,把经济问题政治化。第二,误判了中国的反应。第三,搞错了欧盟的立场。结果就是,现在里外不是人,赔了钱还要道歉。
![]()
对中企来说,走出去,不代表要一味忍让。该要的权益就要争,该守的底线必须守。以前总想着和气生财,但在国际商战中,和气是要建立在对等之上的。中方这次的做法,就是在告诉别人,中国企业不是软柿子。
欧盟的态度也与以往有不同之处了,欧盟看到了中方的实力,也看到了荷兰的莽撞。与其跟着一个被现实打脸的盟友硬撑,不如选择和中国继续合作。
其实安世事件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之后的谈判肯定还会继续,到底要合作还是对抗,荷兰自己心里清楚,希望这次能让荷兰好好长长记性。
参考资料: 荷兰将归还安世半导体控制权,关键汽车芯片恢复供应——2025-11-08 11:10·IT之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