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求职季的号角吹响,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穿梭于宣讲会的身影,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简历投递记录、反复打磨的面试话术,成为毕业生们的日常。而在这场关乎未来的“战役”中,高校也成为了主动出击的“护航者”。
坐落于上海奉贤区的上海师范大学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以精准对接的岗位供给、干货满满的成长指引,为学子们搭建起从校园到职场的坚实桥梁,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学生着想”的本心。
![]()
金秋十月,该校的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联合奉贤区海湾旅游区等单位举办的 2026届秋季专场招聘会,成为校园就业服务的一大亮点。这场汇聚政校企三方力量的招聘活动,不仅有近30家业内知名企业组团入驻,更带来了智能制造、软件开发等领域的近百个优质岗位,精准契合学院的专业培养方向。不同于传统招聘会的单一模式,学校创新采用“线下面对面交流+线上不间断推送”的双渠道服务,通过微信公众号实时更新岗位动态,让无法到场的学生也能同步获取机会。
![]()
活动现场,300余人次的参与热度、200余份简历的成功投递,不仅让不少学生收获了面试邀约,更深化了“政府-高校-企业 的联动就业机制,为后续岗位拓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这种“小而精”的专场模式,既避免了大型招聘会的信息过载,又能让企业与学生实现深度对接,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就业服务精准度的追求。
![]()
如果说招聘会是为学生搭建了“就业桥梁”,那么常态化的就业生涯指导讲座,则为学子们点亮了“职业明灯”。同样在十月,上海师大特邀深耕上海基础教育十余年的2010级校友黄嘉伟,以线上形式开展《上海从教指南》专题讲座,170 余名师范专业学生踊跃参与。
讲座中,黄嘉伟校友围绕薪酬待遇、学校选择、编制报考、职业红线等核心问题,分享了上海不同区域教师薪资差异、公办与民办校招聘偏好等“内部信息”,更针对学生关切的热点问题给出实用建议。这种“校友传经”的模式,既打破了就业信息壁垒,又让指导内容更具实操性,远比泛泛而谈的理论教学更能打动学生。
![]()
从专场招聘会的精准赋能到生涯讲座的靶向指导,上海师范大学的就业服务之所以能打动人心,核心在于其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谋划工作。
该校深知,就业不仅是“找到一份工作”,更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因此既注重岗位数量的拓展,更强调服务质量的提升。这种用心也转化为实打实的就业成效:2024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4.58%,教育业占比49.72%,更培养出大批扎根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优秀人才,雇主满意度高95%。
![]()
在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上海师范大学的实践给出了高校助力就业的优秀范本:它通过政校企联动拓展岗位资源,通过校友赋能强化指导实效,通过全周期服务培育求职能力。这种“既搭平台又给方法,既重当下就业又谋长远发展”的就业服务模式,让学生在求职路上不再迷茫。
对于26届考生而言,这样一所愿意为学生就业“多想一步、多做一点”的高校,足以成为未来职业道路上最可靠的后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